邱瑤芳也曉得姑父後妻,不像姑姑那樣親近自己,小姑娘戰戰兢兢中,只能越發依賴姑父。曹黃喜她活潑伶俐,倒是真心疼愛。
而後。曹顏出生,而後兩東,李氏無導小孫太君為得男孫,張羅在家生子中挑人,想要為兒子添一房妾室。
這時。邱瑤芳已經是將到及並之年。
曹寅這頭,已經同妻子商量,為邱瑤芳尋親事。只是瑤芳畢竟是程家女,上有親父在,曹寅不好自專,就想著何時到揚州時,同瑤芳生父商議此事。
沒想到。事情卻有了變故。
少女心事。變幻莫測。
數年之間。對曹寅的依賴,已經使得小姑娘不知不覺情根深種。
待得知孫太君已經挑了個與自己差不多大的丫鬟,要給姑父為妾。瑤芳就犯了一個錯誤,藉著自己出入曹寅書房便宜之便,誘惑了醉酒後的曹寅……
小姑娘想得天真,原以為以姑父敦厚君子的性子,只要生米煮成熟飯,自己就能為曹家妾室。卻是不曉得,曹寅不止是織造,還是皇帝安排在江南籠絡江南文人的親信。
儒家禮數,卻是要命。
曹寅之所有在江南混得如魚得水,除了他有一半顧家血脈,被江南士林視為自己人之外,還因為他行事方正,口碑極佳。
納妻侄女為妾,在旗人中不算什麼。
姊死妹續。姑死侄替,自古有之。女家是為了自家外甥子不受異姓後母凌虐。男家是為了留下亡妻的嫁妝或者保全兩姓姻親。
漢人重倫理輩分,能接受“姊死妹續”對於“姑死侄替”卻是敬謝不敏,視為****失德之舉。
曹寅當時在江南已經待了十來年,焉能不知什麼可為,什麼不可。
況且。他雖是旗人,打小卻受儒家正統教育,對於自己“酒後失德”之舉。也是慚愧不已。只是他還不會去遷怒一個自己看著長大的孩子,只能責怪自己無德罷了。至於納邱瑤芳為妾,那是想也沒有想。
羞憤之下,他藉口公事,暫離江寧,往外地公幹去了。
邱瑤芳戰戰兢兢過了一個多月,不見曹寅回府。
這個時候。就趕上李氏不舒坦,太醫診出,有兩個月身孕。
孫太君盼了多年孫子,聽說媳婦有喜。自是歡喜不已。邱瑤芳得了訊息那刻,卻是恍惚之中,暈了過去。
倒不是她盼李氏無子,而是她到底是個未經世事的小姑娘。鼓足勇氣做下醜事。心中也不安,後來曹寅一去不返。也讓她明白點什麼。
如今李氏有身孕,連“無子納妾”這一條也保不住。她自是惶恐不已。
再醒過來時,對著的就是孫太君冷冰冰一雙眼睛。
孫太君執掌府中內務,對於小姑娘的那點心思,是跑不出她法眼。只是見兒子沒那個意思,孫太君也沒放在心上。對於兒子的品行操守,她還是曉得的。
雖說兒子在外,逢場作戲,也有些“粉紅知己”但是從不在家中。
再加上。書房在前院,都是曹寅的人,孫太君還不知邱瑤芳已經做下“醜事”
這次瑤芳昏厥,孫太君過來探看,才發現小姑娘眉頭已散,身子漸顯圓潤。老人家曉得不對,待聽了大夫的話。竟只有驚詫了。
老人家在宮裡多年,最是重規矩的,對於這種發生在自家有首尾的事。如何能忍受?
更不要說。她曉得瑤芳真正身世,知其生母為煙花女子,自是越發不待見。
兒子不在家,總不要讓個大姑娘在家中大了肚子。老太太就安排人假借程家之名,將瑤芳送出府外安置。
李氏全心養胎,倒是沒有生疑。因為她聽丈夫先前提過,這表小小姐到了做親的時候。
若是程家無人做主,就從曹家出嫁;若是程家有人做主,就要送回揚州。
雖不喜瑤芳,但是瑤芳肚子中卻是曹家血脈。
孫太君就動了心思,尋思要是生下男孫。到時再做安排。於是,就使了幾個心腹,將瑤芳軟禁在外宅。
待曹寅歸來,不見瑤芳。孫太君板著臉將兒子刮斥一頓,說是已經安排瑤芳嫁人,叫兒子不要再多事。
曹寅如何肯信,不過幾日,就追查到瑤芳的下落。
不過。他沒想好如何安置瑤芳,加上兩頭都有了身孕,也是震驚,就沒有去相見。
這一拖。就拖到兩處產期皆將至。
只是瑤芳被軟禁數月,“惶恐不安,反而比李氏提前數日產子。
孩子落的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