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聲,繼續低頭擺弄鼻菸壺去了。
靜惠送初瑜出了屋子,帶著幾分愧疚道:“嫂子別往心上去,我們太太……這是病著的緣故……”
初瑜止了腳步,思量了一回,對靜惠道:“雖說口齒利索,也能認人了,但是看著還是不大好,還是再請太醫過來一趟給瞧瞧吧。不管什麼病,拖久了總是不好。”
靜惠點了點頭,道:“嗯,這就打發人去請。”
自打曹頌隨扈後,兆佳氏讓靜惠立規矩的時候就多了。靜惠不願出差池,早起晚睡,熬得下巴尖尖的。
這兩天又是接連變故,更是熬心熬神,使得她不禁露出疲態來。
初瑜見了,不禁有些心疼,開口勸道:“你也別太逞強,累了就歇歇,同三……尋幾個妥帖的下人輪班也是好地。”
她原是想說同“三弟妹”換班,想著如慧哪裡像是能侍候人的,便改了口。
靜惠聽出初瑜話中之意,沒有心思貪功,實話實說道:“昨兒是三弟妹同我輪班兒值夜,她是下半拉,天亮後才回去歇……
曹家發生的“偷竊案”不過是場誤會,今天衙門裡傳的沸沸揚揚的“人參案”卻是真地。
這一上午,曹就聽人提及好幾遭,心中也不禁生出好奇之
到了中午歇的時候,有伊都立這個訊息靈通人士,曹才算是曉得個七七八八。
自打滿清入關後,東北就被劃為龍興之地,重兵把手,禁止官民隨便出入。除了內務府直供給宮裡的漁獵山珍藥材外,禁止私人進行以上活動。
雖然說得體面,其實不過是滿人擔心坐不穩中原的江山,給自己留的退路罷了。
雖說朝廷也禁令,但是架不住銀子的誘惑,去東北偷採人參的人屢禁不絕。年年都要抓的,但今年抓的這個卻是不同,竟是個大頭。
一次出手地“賊贓”,就是三十石人參。
這個數目,如何能不令人咋舌,而且“賊贓”中轉站還是盛京。因此朝廷甚是重視,刑部兩位尚書、四位侍郎會審此案。
伊都力邊講邊吧唧嘴,看來想起那三十石人參,也甚是眼熱。
曹笑著聽了,心裡算著一筆賬,這三十石人參,不是三斤、五斤地,而是數千斤。
曹雖說不曉得一輛馬車的運載能力到底是多少,但是想想這個時候地路況,加上車軲轆都是木頭制的,七八百斤也就到頭了。
饒是如此,也得好幾輛馬車,這麼裝了禁品的馬車如何能透過層層關卡,從寧古塔或者吉林烏拉運到盛京?
敢做這種買賣的,自是跑不了別人,就是京裡的那些個滿洲權貴,旁的人有這個膽子也沒這個便利。
想到此處,曹不由感嘆。
不曉得這不是不是滿清封山的效果,這野生人參能有這麼大的產量,擱在後世的話,得值多少銀子。
接下來,伊都立說說出的訊息,卻是讓曹笑不出來了。
這“賣家”至今還沒現身,買家卻是已經讓刑部逮個正著。
這中間接手的江忠安與呂軍翰都是江南寧國府人士,一個在京經商,一個定居蘇州,即是以販賣人參為業。
要是尋常兩個商賈,怎麼會如此自在出入東北禁地?
不曉得是那家權貴府上的家奴,替主子出面料理罷了。
只是既然呂軍翰定居蘇州,怕是同李家脫不了干係。畢竟,李家在蘇州地界經營多年,雖不能說是一手遮天,但是也差不多可。
要是那邊牽著李家的話,曹心下一動,低聲問伊都立道:“是那位財神爺的買賣?”
伊都立不由詫異,忙問道:“大人也聽說了?”
曹笑了兩聲,沒有應答,心裡卻無奈地嘆了口氣。
想到讓曹、李兩家不攪和在一起,怎麼那麼難。李煦那個老狐狸,大張旗鼓地送了十來車年貨,就是給人看到啊……
TA共獲得: 評分共:0 條 正在載入中,請稍後。。。
smail007
粉絲:65607金幣:3539威望:162347 註冊時間:2012…01…04。發私信 關注TA
。發表於2012…07…04 10:29 只看該作者
234 # 。
第一卷 世家子 第十卷 游龍舞 第五百三十一章 人參(下)
曉得了“人參案”後,曹原還擔心李家涉及太深,牽連到曹家,回去同父親與莊先生兩人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