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86部分

齊齊爾罕河右翼牧場,方圓四百里。

用了五、六天地功夫,曹才將兩處牧場的幾個牧點都巡視清點過。

這裡牲口的折損,要比曹想象中的還嚴重。

成年騾馬、騸馬倒斃數達到兩成,這兩年新孳生的小馬則因缺少草料,加上暴雪冬寒,折損過半。

太僕寺牧場如此,那八旗牧場,有的比這邊還靠北。只怕雪災會更明顯。

牧場賬冊同實際牲畜數。有幾家是相符地?

就是太僕寺這邊,曹也是心知肚明。實際牲畜處與賬面上,本來的缺口也有近一成。

這一成,由察哈爾都統、兩翼牧場總管、太僕寺各級官員瓜分,這也是太僕寺衙門的慣例。

雖說對於這樣行為,曹心裡反感,但是也沒有想著去改變。

左右又不是佔他的便宜,何必費力不討好,將上下人等都得罪了?

與其他牧場相比,太僕寺牧場還算是體面地。聽說八旗牧場那邊,吃馬匹“空額”的,有達到二三成的。

如今,凍斃地牲畜有兩成,加上之前的空額,實際上太僕寺牧場裡的馬匹尖減了三分之一。

要想再恢復到雪災前的牲畜數量,怕是需要三、五年的光景。

太僕寺牧場如何,其他八旗牧場,牲畜的數量,能剩下賬面的五成已經是不錯。

朝廷牧場的牲畜,由國家掏銀錢飼養,多是膘壯毛長,尚且如此,何況那些尋常牧民?

像巴圖家那樣,倒斃了牲畜,生計困難的,不曉得有多少人。

現下還好,有凍肉能果腹,待到過兩個月,凍肉吃盡,饑荒不可避免。

雖說漠南蒙古被朝廷視為內蕃,但是並不代表朝廷能視蒙古人為子民,要不然也不會有滅絕人性地“減丁政策”。

“減丁政策”,就是限制蒙古各部人口地滋生。

在各部人口達到一定上限的時候,就要超出地丁口進行屠殺。

為了保持朝廷“仁義”的面孔,直接“屠殺”的時候並不多,多是以戰爭時,驅使蒙古八旗為前站或者挑撥蒙古內部爭鬥為主。

經過幾代人的聯姻,如今掌握蒙古各部大權的諸王貝勒,多是愛新覺羅氏的外甥兒、外孫。

他們是貴族,每年受到皇帝的賞賜與召見,過著日益奢靡的生活,自然不會擔心自己被“減丁”。

曾經稱霸草原的蒙古人,就這樣磨去了狼的血性,成為忠心於滿清朝廷的順民。

坐在燈下,想到蒙古人的處境後,曹拿出其木格送的那枚狼牙,尋思想個什麼法子,幫助巴恩一家度過難關。

至於其他的蒙古人,曹卻是生出無力感……

只要能堅持過小半年,熬到六、七月,水草肥美,草原上生機勃勃,野兔在草叢中跳躍,黃羊在歡實的奔跑就好了。

就算熬不到六、七月,畢竟是牧民,與侍候莊稼的農民不同,還有牲畜可以宰殺,勉強活著應不成問題。

雖是餓不死,卻是失了去謀殺的牲畜,要是還想活命,便只有賣身為奴了。

那些蒙古貴族,除了自己驅使這些奴隸外,有的時候還私下買賣部分人口到關裡。

京城的人市兒上,一個青壯蒙古奴隸不過十來兩銀子,孩童價錢減半。

蒙古人力氣大,性子憨厚,好驅使,一般的在旗人家都願買兩個回家使喚。

在那凍死健馬的暴風雪中,要是沒有巴圖的熱情與慷慨,曹一行許就是要喪身塞外了。

雖說只在巴圖家歇了一晚,吃了兩頓飯,但卻是實實在在的救命之恩。

曹的為人行事,是不求聞達天下,但求無愧我心。這活命大恩,自然牢牢記在心上,尋思要好生答謝才是。

曹正想法子,就聽門外有人道:“公子,歇了麼?”是魏黑的聲音。

“沒呢,魏大哥快請進。”曹放下狼牙,一邊應著,一邊起身開門。

魏黑拎著一個皮囊進來,舉到曹面前,笑道:“這兩日公子見天在外頭跑,小心染了寒氣,還是喝兩口酒驅驅寒、解解乏再安置。”

“那感情好,正好同魏大哥喝兩盅……”說到這裡,曹看看窗外,已經是漆黑一片:“只是夜深了,別折騰廚房那邊了,咱們就著肉乾喝。”

說話間,他招呼魏黑在桌邊坐了,又將裝肉乾的口袋取了,擱在桌子上。

魏黑已拿了兩隻青瓷茶盞,滿滿地倒了兩杯酒,一杯送到曹面前,一杯自己個兒端了:“公子快喝兩口,方才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