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個港口和碼頭都可以在戰時成為軍港,在蕭智等人秘密安排下,北方的青島,天津,旅順等地也建成了這樣的碼頭,不知不覺中,蕭智等人就做好了在北方和南方沿海地區登陸的準備,而清廷區還矇在鼓裡。
這些年江南地區展了,江北經濟也有很大的起色,根據統計和測算,中國本土大陸的經濟總量在這十年間增長兩成左右,尤其是江南地區增長的更多,大約增加了五成左右。經濟的展使得清廷的財政狀況大為好轉,連年的財政赤字得以消除,甚至由於日本和英法的賠款其財政有了一些盈餘。利用這些賠款和有限的財政盈餘,清朝政府擴大了海軍,透過購買和自己建造等方式,1894年底,北洋海軍噸位達到了1o萬噸的規模,成為在亞洲僅次於安南海軍,同時,在光緒帝的堅持下,清廷政府開始有計劃的裁汰老式軍隊,並且仿照安南省陸軍和西洋陸軍的模式,編練成了總共四鎮新軍,兵力約為6萬人,而且還有四鎮新式陸軍正在在編練之中,清廷計劃到19oo年時,共練成新式陸軍15個鎮,兵力達到23萬人。
清廷擴大海軍,編練新式陸軍的情報蕭智並不是不知道,相反,在清廷為了編練新軍而向安南省購買軍火時,蕭智還積極的向他們提供軍火,在蕭智看來,清廷空有軍隊卻沒有兵工廠,即便有了百萬大軍也是無濟於事,等自己打過去後,這些受過新式訓練的部隊還不是會成為自己的部隊,順便說一句,在蕭智的威脅和警告下,所有西方國家都不敢把軍工裝置賣給清廷,所以清廷到現在也只有三個兵工廠而已,除了福州船政局外,其餘的兩家只能生產少量的子彈和步槍。清廷本來也決定高價購買軍工裝置。但是在蕭智的嚴厲警告和威脅下,西方來的商人都知道了安南海軍的厲害,一旦被現就是船毀人亡,雖然也向安南省抗議過,可是隨著這幾年南洋海軍的強勢崛起,所有人都知道,這樣的抗議等於沒說,因此各國的商人也就漸漸的接受了這種“安南式”的禁止令了。雖然看著清廷出十倍的價格來購買這些裝置很是眼紅,但是仍然沒有哪個商人敢去販賣,要知道從印度洋到馬六甲再到中國東南的沿海,延綿上萬海里到處都是南洋海軍的巡航艦艇,除非你是隱形船,否則你只能接受他們的檢查。清廷也不是不知道這些訊息,但是手裡沒有證據又能拿人家怎麼樣?難道說人家檢查過往船隻還有錯?要知道,從長江口往南的海域都是南洋海軍的巡查範圍啊!清廷也不是沒有自己派人去歐洲購買的想法,可是去歐洲買了裝置得有船往回運,人家一聽是往中國本土運送軍工裝置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任你出再多的錢也不去,笑話啊!錢再多也得有命花啊!就這麼著,朝廷無法只好向安南省購買軍火。蕭智也是早有算計,每次賣的都不是很多,剛好夠新兵訓練的消耗量就不賣了,氣得朝廷幾次下旨嚴斥,可是蕭智依然如故。
由於安南省在1891年時將緬甸,寮國和柬埔寨及新加坡也納入了自己的領土,所以“二五建設計劃”也被迫在實行之初做出了修改,一批新的工廠和企業在四地開工建設,新的鐵路和公路也被開工建設,幸好東亞銀行裡的儲備金足夠,不然安南現在還真是會有些愁,伴隨著這些而來的還有土地的改革,漢字和漢語的推廣等一系列的措施,雖然時間短,但是效果很好,由於百姓普遍得到了實惠,所以很受擁護,在極短的時間裡就獲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百姓的積極性都很高漲,鐵路和公路都在一年內就修建完成了,各種工礦企業也在被快的建設著,隨著工礦企業的展,這些地區的經濟結構生了重大的轉變,工業的力量開始在這些地區顯現威力,經過這樣連續幾年的不斷的投資和展,這四個地方的經濟實力已經逐漸的趕上了安南本省的水平,一個大安南省已經初步形成,綜合的經濟實力已經排在了美英德法俄之後,居世界第六位,由於安南省不斷的採用新科技和新裝備來展生產,而且市場廣闊,資源豐富,經濟增長度遠其他各國,所以才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後來居上,排在世界第六的位置,根據安南省經濟研究所的統計和測算,到1895年底時,安南省的國民生產總值將達到112億國幣,是189o年的八倍,年均增長百分之五十五左右,根據換算,這個規模將過俄國1o7億國幣的規模,居世界第五位,如果按照這個度展下去,三年內大安南省的經濟規模將過法國居世界第四位,五年後將過德國居世界第三位,當然,這是把中國本土經濟成分排除在外後算得的結果,如果算上本土經濟規模的話,現在整個中國的經濟規模已經過了法國,居世界第四位了。
軍隊建設一直是蕭智等人工作的重點,自從1893年簽署《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