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老太太看著丈夫離開的背景,不禁又想到了葉錦月勸她好好對待葉錦輝才能得到葉尚武喜歡的話,儘管她不願意承認,但確實是唯一的辦法了。
一個沒有孃家支援,不受丈夫敬重的女人,其間的心酸,只怕只有她自己知道了。
偏這位老太太又是一個十分愛面了的人,就算明知如此,也不會立時行動,怕被人恥笑了去。
用了兩天的時間做心裡建設的葉老太太,終於捨得拉下臉,一大早就去了鳴翠居,卻碰到葉錦輝正從屋裡走出來。
“真真這麼早就出去啊?”葉老太太笑得像朵發皺的菊花。
葉錦輝見她不像以前那般橫眉冷眼,自然也樂得清靜,“祖母來得正好,舅舅要娶親了,我和太太去汴梁吃酒去,正準備向祖母辭行,沒想到您老人家居然過來了。”
就沈家那種破落戶,連沈氏都不願意回去,你這個便宜外孫女倒是跑得挺勤的!
若是平時葉老太太早嚷嚷了,現在卻不得不婉轉地勸道:“你祖父昨天還說起你呢,你走了只怕他又念得緊。”
老太太的意思,不過是變相地詢問她祖父是不是知道這件事罷了,葉錦輝看得分明,只笑道:“已經和祖父姑祖母都商量好了,好多人護送,安全得很。”
葉老太太聞言只得罷了,眼睜睜地看著葉錦輝去了安國夫人那裡辭行,離開了葉家。
這一去,少則兩三個,多則半年,唉!
葉老太太心裡不由十分的捨不得起葉錦輝來。
第281章 慶幸
葉大太太終於走出了她的小佛堂,踏上了去杭州的樓船。
是的,她們沒取道江西,而是先乘樓船去了杭州。
葉大太太這些年一直茹素,又不出門,不僅臉色不好,就是身體也不是一般的差,葉家人也勸過不少次讓她去花園裡走走,但她就是不願意,活動的地方僅限於那一方小院裡面,如今可謂腿腳僵硬行走不便,到處關節都疼,被病魔折磨得不成人形。
“先到杭州,讓師姐給太太診一次脈,將病治好。”葉錦輝吩咐道。
葉大太太聽之任之,無言地接受了。
她不怕死,但還有心願未了,不想功虧一簣,也不想讓外人看出她恨葉錦輝,但“母女”之間從沒有任何交流,下人們都覺得葉大太太整日像木偶一般。
可就在昨天,葉老爺子告訴她,“你到我葉家這麼多年,從未盡過長媳的責任,如今是你唯一的機會,對真真兒好一些,不然我會讓老大直接休了你!”
葉大太太沈氏又不是笨人,一下子反應過來,只怕老爺子又要放葉錦輝出去了玩了,但總得有長輩跟著才算名正言順,不然阿弟明年三月才成親,怎麼讓她現在就去汴梁?
其實,她對汴梁的那位親孃已經沒有任何印象了,更不記得自己的唯一的弟弟。在很小的時候,她便住在錢家,曾以為這一輩子也不會回汴梁!
不曾想,唯一一次能回去的機會,居然是借了葉錦輝的光,她心情異常複雜地應了一聲,“阿爹放心,我如何會跟一個孩子計較。”
但葉錦輝已經和葉大太太無話可說,連去樓船的路上,均是各坐各的馬車。
同行的還有葉三太太鄭氏的孃家兄弟鄭魁、鄭武,林家的林有義、林有信,都是長輩,葉錦輝一一施禮見過,除此之外還有從慈幼局選出來的恭喜發財,他們根本記不得籍貫,便用了葉姓。
桂枝也跟了來,還有葉大太太身邊的小翠,至於茯苓,葉錦輝已經拜託杜嬤嬤先個可靠的人讓她嫁了,臨行前特意拿了兩百兩銀子交給杜嬤嬤,“她也跟了我一場,就些就算我給她添妝了。”
前一次茯苓透露訊息給葉錦華她沒追究,這一次直接忘了報張家的事,又鬧出這麼大的事情來,葉錦輝對她十分失望,臨行前直接吩咐杜嬤嬤,給她找戶人嫁了。
茯苓現在並沒到放出去的年紀,但葉錦輝卻託付自己讓她嫁人,杜嬤嬤這種老成精的人馬上便知曉,這是犯錯了,但畢竟是府上大姑娘的貼身丫頭,便悄悄地將事情回了安國夫人。
安國夫人將上次挑出來的名單又找了出來,挑了一個叫馮順的,也託了金太太去問話,只說是府上的丫鬟,但並沒特意說是葉錦輝的丫頭,讓幫忙問問馮家的意思。
馮順一見是上司的夫人問話,直接就應了。
金太太喜滋滋地去葉家報信,安國夫人親自見了她,說閒話的時候,不免說起兒女的親事來,金太太便說了金芫的事情,“我孃家大嫂做的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