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女”的人,怕是非永寧莫屬了,可是魏徵等人卻是萬萬不信永寧會害李治的。只是這****之間變故太多,永寧的安危他們此刻已然顧慮不到了,此時真正被他們放在心上的卻是李治和李琮
尤其是李琮,自從當日於致知書院之中,他脫口而出了“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天下開太平”這幾句話之後,可以說多數一心為公的朝臣們,便都已經從心中認可了他隱形太子的身份。此刻看來,不管是李治,還是永寧,怕是都已經凶多吉少,若是李琮能得以保全,或許日後尚有可為……
偏偏皇后自己心虛,只說了這麼一句之後,見大臣都看著她,卻似乎並沒有再追問下去的意思,竟是不再多言了。魏徵心中一急,上前一步剛想說話,不想竟是又被王圭搶先了一步:“國師?新任國師?何人所封?可有陛下昭令?可經過尚書省群議?可在吏部備案?……”
王圭一連串的問話,問得皇后是張口結舌地答不上來一條。王圭當下氣勢更盛,直衝到了御階之下,揮舞著玉圭喝道:“若無陛下昭令,若未經尚書省群議,若不曾在吏部備案,他這國師之稱何來?莫不是皇后娘娘信口而言?難道娘娘便不知我大唐律法,尚有‘僭越’一款?……”
就在王圭聲色俱厲的嚴聲質問之時,如魏徵之流的一干老臣,便都已經沉著臉站在了他的背後,一派支援的態度。這些人本身便對於自己並沒有受到什麼迫害,而有所不解,隨後更有幾分不安,此刻站的位置便顯得極為重要了,就連那些膽小之輩,也多有腦子轉得快的,悄悄地跟在了這些人的身後充背景。
皇后今早來宣政殿的時候,心中自然是得意的,可是當朝臣們登殿之後,她便已經多少有了幾分不安。為什麼?因為她發現不管是她父親,還是長孫無忌,竟然都不曾出現在宣政殿上
這樣的緊要關頭,這兩位正該出面主事的時候,偏偏不見了人影,皇后心中又如何能不憂慮?原本她還想著有那青年坐在身側,今日這朝會應該不會出什麼問題,不過是走個過場的事罷了,可是再看看魏徵等人這麼咄咄逼人的樣子,和那青年含笑靜坐不語的表情一對比,她的心多少有些涼了下來。
其實魏徵、王圭等人此刻都已經把皇后和那青年劃到亂臣賊子的圈子裡去了,只是今日朝中居然不見有武將出現,倒讓這群文臣不敢妄動。幾個人悄悄地交換了個眼神,心中都沉重了幾分。那些手握兵權的大將,如今不知都是什麼處境,更不知兵權如今都掌握在誰人手中。
若是隻昨夜那些雜牌軍從逆,那麼頂多多廢點周折,尚有一搏之力。可是若是長安附近的幾處這權旁落,那麼只怕就真的是迴天無力了。而且魏徵少修玄學,自是能從那被皇后稱為“國師”的年青人身上,看出些不同常人的跡象,因為他心中的暗沉竟是比眾人更要重上三分。
就在皇后被一眾大臣,你一言、我一語地攻擊得毫無還嘴之力的時候,殿外突然傳來了一聲內侍尖銳的通報聲:“淑妃覲見——右武威將軍王方翼覲見——”
眾臣一聽到“淑妃”的字眼,一個個臉上的喜色都是一閃而過,自然而然地停住了質問之聲,各自按班站好,絲毫不曾顧忌皇后見到他們如此舉動時,那難看的臉色。
皇后心中的恨意大增。尤其是在看見王方翼竟是恭恭敬敬地跟在永寧的身後,而永寧那一身的妝扮竟是半點不顯零亂落魄之後,竟是連王方翼都恨上了。幼時她與王方翼這位堂兄,感情倒也融洽,只是後來發生了那麼些事,待王方翼再回長安之時,她早就已經嫁於李治多年,感情自然也就淡了下來。可再怎麼樣,她也以為王方翼在大事上是必定會站在她身後的,她做皇后不如意的這幾年裡,王方翼也暗裡多有照顧……她怎麼也想不明白,怎麼眼看著勝券在握了,王方翼反而在這樣的衝要之時,倒是沒了往日的靈性?
魏徵等人看見永寧淺笑淡然地緩步進殿,心中都是一鬆,只從永寧的表情便猜到李治和李琮此刻應該尚屬安然。當他們再看到王方翼那副恭敬的樣子,不約而同地都鬆了口氣,只以為是李治清醒了過來,才讓王方翼如此顧忌……一個個不由得心情大好,只差捋著須,開懷大笑了。
永寧進殿之時一直微微地低著頭,並不曾朝上看,一直等走到了御階之前,才抬起頭看向了御座之旁。她本來是準備跟皇后見禮的,再怎麼說,王氏此刻還是皇后,總不好在這些小處讓人拿捏住把柄,可是她一抬頭,卻正看見了那個根本就不該出現在這此處的人,不免低聲驚呼了一聲,倒退出了兩步,臉色變幻莫測地看著已然站立起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