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臨走前,謝璇還是忍不住道,“母親!你別這麼著急,大哥回來還有些工夫呢,你慢慢來,不著急。”
別說從阜成門到內城還有些時候,謝珩既是奉旨回京,又是鎮邊將領,進了京,怎麼也要先進宮去面了聖才能回來的,這麼一耽擱,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到府裡。
她娘也是關心則亂了,一時心急,竟是全沒想到這些。
果然,等到謝璇慢條斯理收拾好了,謝珩也還沒有回府,卻是先遣了他身邊長隨平安回來報訓說,他先進宮,面完聖才回府,讓母親不必牽掛。
與平安同回的,卻是謝璇的三哥,謝琰。
謝琰的身份,在定國公府委實有些尷尬。
當年,謝璇的大伯,前定國公謝廣雲與盧夫人成親多年,一直子嗣不興,成親數年,也只得了一個女兒,也就是如今的太子妃,謝瑾。
那時,定國公太夫人尚在世,為子嗣記,便起了為謝廣雲納妾的心思。
誰知,盧夫人卻是不等太夫人發話,便已很是賢良地將自己的貼身丫鬟抬了姨娘。
只是,這位香姨娘也是個沒福氣的,雖然不久後,就懷了身孕,生下來,卻是個女兒,也就是已經遠嫁了的謝家二姑娘謝珊,正是謝珍一母同胞的親姐姐。
又兩年過去,定國公無後,這如何能行?尤其是二房已經添了丁,定國公府的長孫已經落在二房的情況下?
太夫人一思量,便又想著再為謝廣雲抬一房妾室。只是,這回太夫人卻更是慎重了,想著,總得挑個好生養的才是。
誰知,不等太夫人選定人選,謝廣雲卻親自求到了太夫人處,請納彼時翰林院沈翰林的獨女為貴妾。
太夫人本來是想著納個妾,生了孩子,日後記在盧夫人的名下,算作嫡出,但若是孩子的生母也能有個端正的出身自然是不錯。
按理,沈翰林是寒門出身,家裡本就沒有什麼根基,定國公府要納他家女兒,應該不是難事。
只是,這翰林院雖然清貴,讀書人卻最有傲骨,卻不見得捨得將獨生女兒嫁與他人為妾,何況,這沈翰林在京城還有些名頭,卻不是因為其他,正是因為他對他太太的情深意重。沈太太成親後,只得了一個女兒,多少人勸沈翰林納妾生子,他卻從來沒有動搖過,還將勸他的人罵了個狗血淋頭。
而且,聽說,他將自己唯一的女兒視作掌上明珠,對她悉心教導,沈家小姐飽讀詩書,絲毫不比兒子差。
這樣的人,怎麼會讓女兒做妾?
這樣的女子,又怎麼甘願給人做妾?
當時,究竟是怎麼一回事,謝璇自然不知道,這定國公府裡的知情人本就不多,知道的,也絕對不會告知於她,但最終,那沈氏卻是進了定國公府,成了謝廣雲的貴妾。
謝璇暗地裡曾經腹誹過,那沈氏定然是她大伯自個兒看重了,費盡心機才抬進府來的,為什麼呢?自然因為,那沈氏是個世間難得的美人兒啊,只怕還是那種,男人一見,就會酥了骨頭的那種。
謝璇倒是不曾見過這位沈姨娘,卻是因為這沈姨娘也是個福薄的,雖然如願生下了大房長子,為大房添了丁,也就是謝家這位三爺,謝琰,卻也因生產傷了身子,自此,便是纏綿病榻,最後,竟是走在了謝廣雲的前頭。
但謝璇一看她三哥的風骨,便也可遙想那位沈姨娘當年的風采。
謝家的孩子,無論男女,自來長得都是不錯。
但謝家畢竟是行伍出身,男兒們少有像謝琨那樣的,多是早早便丟進軍營去歷練了,像謝璇的幾個哥哥,便都是一式一樣的少年將軍模樣,個個英武不凡。這會兒走進來的謝琰卻好像投錯了胎,生錯了人家一般,一襲玉藍色直裰,風度翩翩,舉手投足間,都透出兩分深鐫進骨子裡的書卷氣來,竟與那些書香世家的公子半分不差。再一看那張臉,男生女相,一身面板雖然被邊關的日頭風沙,吹曬得粗糙了些,鍍上了一層小麥色,但卻遮掩不住那清麗的五官。
謝璇嘆口氣,她三哥若是穿上女裝,只怕就是那傾城姝色,引萬千男兒折腰了。
可是,她這位三哥可也是從十歲起,便隨她父兄一道在京中歷練了,還很受她爹器重,雖然身上沒什麼軍功,卻是因他身子骨弱些,拳腳工夫上要差些,沒能上戰場的緣故。
但卻是幫她爹管著軍需上的事,聽說,還很是有奇謀,在她爹軍中,與軍師無異。
這次,他隨謝珩一道回來,謝璇和肖夫人還是從他們出發時捎回來的信中才得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