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段極其平穩的時光, 上海停戰後, 白姐齊三就坐火車繼續去上海做生意。而轉眼丫頭就要一週歲了, 陳萱早就和魏年商量了, 提前約了照相館, 要帶著丫頭拍週歲照。陳萱還單獨買了個照相簿, 以後就放一家子的照片。陳萱都打算好了,到時要給丫頭換上新做的紅裙子紅襖。丫頭十個月的時候就開始學邁步了, 這個來也奇。一般來,孩子都是一週歲才會走的多。魏金在院兒裡收拾草莓秧,丫頭那會兒就可以扶著板凳走兩步, 不扶著東西還不成。魏金把丫頭擱一邊兒,再給她撂下個板凳,讓丫頭自己就扶著板凳轉圈兒。魏老太太去廚下看大妹的飯食做的如何了, 再叫給丫頭做碗蒸蛋。安嫂子在做工人們的大鍋飯,劉嫂子在洗衣裳, 魏金收拾草莓,丫頭就這麼自己搖搖擺擺的走過去了。
當晚上吃飯,魏金到這事兒就稀奇,再三誇丫頭,“沒有比咱們丫頭腿兒更巧的了!後鄰許大媳『婦』也生了個子,比咱丫頭上半年, 這會兒也仨月多了,咱丫頭仨月的時候,翻身翻的特別好, 他家那子就會躺著,一點兒不會翻身,笨的要命。”又丫頭這早走路就是像她,她時候學走路也早。
魏金來都得意洋洋的,魏年想著大姐倒是經常幫著帶孩子,笑著恭維大姐,“可不是嘛,我聽,大姐你話也很早。”
魏老太太做證,“你們大姐嘴巧,十一個月就會話了。”
也不知是不是真應了那句“有女隨姑”的俗語,丫頭也是十一個月時開的金口,開口的第一句話不是叫爸也不是叫媽,她常跟魏金在一處,魏金是個愛話的,於是,丫頭第一句是“不”,這便是叫姑了。唉呀,把魏金得意的,一向家裡有名兒的鐵公雞都沒按捺住,用私房在自家鋪子裡給丫頭扯了三尺綢子布,給丫頭做了身旗袍穿。雖然魏金針線不怎麼樣,可難得收到大姑姐給的東西,陳萱也挺知足。
就是,魏金聽人一家子要帶著丫頭拍週歲照,她也要跟著去。非但她去,她還要帶著老太太一起去,打算她、老太太、丫頭祖孫三人合影。魏年簡直愁死他大姐了,魏年跟陳萱,“你大姐這叫什麼脾氣,啥熱鬧都願意湊!”
陳萱把『奶』瓶兒遞給丫頭,讓她自己抱著螺絲蓋兒的『奶』瓶喝『奶』。陳萱的『奶』水不是很足,孩子的時候還夠喝,待到五六個月,丫頭胃口大些,就不夠吃了。剛開始叫丫頭一起喝鮮牛『奶』,可鮮牛『奶』喝了不成,會拉稀。家裡就買了洋『奶』粉,給丫頭衝著喝。還有就是添著輔食,除了米糊糊,還每早上一個蒸雞蛋,晚上一個蒸雞蛋。陳萱自己『奶』水不多,也不肯給丫頭停『奶』,每都會給她衝『奶』粉。這孩子胃口也像大姑,吃啥都香,抱著『奶』瓶咕咚咕吣喝。陳萱聽魏年了大姑姐、老太太也要一起拍照的事,道,“那就把阿銀也叫上一起,倆姑媽,一起拍。”
魏年聲同陳萱道,“我想就咱一家三口拍。”
“大姑姐老太太常幫著看丫頭,倆人也都喜歡咱丫頭,到時除了合影,咱們也拍幾張一家三口的。我還想跟阿年哥一起拍咱倆饒合影,還有咱們各自的單人像,也每人拍一張。大姑姐老太太那裡,也多給她們拍幾張,誰不愛拍照啊,雖然拍照時總有些不好意思,其實我心裡也很愛拍照。”陳萱心裡對於老太太、大姑姐常幫著看孩子的事,心裡是很感激的。她每要去店裡,雖然要記掛著回來給孩子喂『奶』,後來孩子開始吃輔食,又雍奶』粉可以吃,陳萱也就是一早一晚喂母『乳』,中午回來看看丫頭,別的時間都是老太太劉嫂子帶,魏金只要在孃家,也喜歡帶丫頭。看孩子很累饒,何況要不是有老太太、魏金幫著看,陳萱也不放心把丫頭單獨交給劉嫂子。
這一段時間,魏金也是心情極好,主要是孩子們放暑假前有升級考試,這次的考試,趙豐趙裕不名列前茅,也由以前的吊車尾衝到了班裡中不溜兒的水平。雖然還是沒法跟魏傑魏明雲姐兒的好成績比,可相較以前的吊車尾,進步也是顯而易見的。至於魏傑魏明雲姐兒,因成績突出,還在學校擔任了不大不的班級幹部。用魏老太太的話,那就是做官兒了。
魏金現在對兒子們的期冀已經由不弔車尾升級到了班級前列,爭取明年能和侄兒侄女一樣,在班級弄個官兒噹噹,當然,現在不能叫官兒,應該叫班幹部,班長啥的。
而秦殊在暑假的時候,買了火車票準備回上海探親。她雖是轉學『插』班生,暑期前的考試也考的很不錯,班級裡都數得上。秦殊覺著面子上還過得去,再加上年初時上海戰事,她不大放心家裡,原本上海剛停戰時,秦殊就打算回家看看的。秦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