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2章 番外小團圓之五

趙豐道,“媽,我爸說祖父晚上定了春華樓的席,請外祖母大舅二舅二姨過去吃飯。”

魏金一尋思就知道,“行了,還應你祖父的名頭兒做什麼,無非是咱家拿錢。這麼些人,起碼得四桌,一會兒你順道去咱家櫃上跟你爸說一聲,別定少了。”

趙豐應下,辭了外祖母和小表妹就往大舅家說晚上吃飯的事了。

魏老太太說閨女,“別總當著孩子派老人的不是,孩子們都大了。”

“我就不是派也是這麼回事。”魏金道,“我要不說說就憋死了。媽你不知道那老婆子有多偏心,咱們豐哥兒媳婦裕哥兒媳婦還不都是老趙家的孫媳婦,倆孩子也都是大學生,工作都是在報社,您說說,多體面。那二房柱子媳婦,就因著娶的她孃家的侄孫女,豐哥兒媳婦裕哥兒媳婦進門,都是給個老銀簪做見面禮。我也不挑現在這東西還有沒有人戴,反正她給是她的心,結果倒好,給我家的都是銀的,給柱子媳婦的就是金的。把我氣壞了。”

魏老太太一聽這事也是生氣,不禁嘟囔一句,“這死老婆子。”

魏心勸她倆,“別生氣了別生氣了,我看倆嫂子都是斯文人,要不大姑你娶這麼好的兒媳婦進門兒哪,這是大姑的福。”

魏金給侄女哄的喜笑顏開,同侄女道,“不是我吹牛,雖說你這幾個嫂子沒有讀碩士博士的,也都還成。就是明哥兒還沒過門的媳婦,也是正經醫學院的文憑。”

魏心道,“要是讀博士能更好。”

“這還真是。”以往魏金對於唸書一事是無所謂的,如今觀點真是改變了不少,魏金道,“以前我那老觀念就是家裡有買賣,以後都在自家鋪子裡幹就是,可如今這年頭,鋪子裡生意也不是那麼好做的。何況家裡這些個兒孫,難道都指望著鋪子過活。要是高中畢業,工作就差很多。他們都是大學畢業,阿杰阿明的工作最好找,在學校的時候醫院就定了他們,工資也不少拿。阿豐阿裕兩個,雖說是畢業後找的工作,可也不難找,乾的活也都是斯文活,說出去也極是體面。也省得都擠在家裡吃這一鍋飯。這要是能出去,也叫他們先讀個博士,總能再進一步。現在要是想在大學裡當老師,最好是有留洋背景。”

魏心不解,“大姑,你想阿豐哥阿裕哥去大學當老師啊?”

“傻丫頭,這能不想?我跟你說,別看你這四個哥的工作在外人瞧著都體面,他們四個加你四個嫂子,哪個都沒有云姐兒掙的多,雲姐兒在高中教洋文,一個月有一百塊大洋。”魏金說到侄女的工作就羨慕的不得了,“要說出息,還是雲姐兒最有出息。”

魏老太太都說,“這可真不少,高中老師就有這許多啊。”

“那可不。一般的高中老師也有六七十塊的,雲姐兒在的這個學校好,老師工資就高。”魏金道,“媽,你說咱們雲姐兒多有本事啊。這要是能在大學教書,那些高階教授一月有兩三百大洋哪,體面又實惠。”

祖孫三人敘著閒章吃過早飯,就回家歇著去了。

昨兒頭一天回家,光顧熱鬧了,今天在家裡沒什麼事,一大家子就整理起帶回北京的禮物來,每人都有份。李氏都說,“如何買這許多東西,這得多少錢啊。”

陳萱拍拍大嫂的手,“大嫂,都是家常用的。”

李氏也就沒再客氣。

女人們把帶來的禮物分了,兄弟兩個去書房說話,因孩子們前些年都在唸書,故而便單闢了間書房。魏年此次回國,除了多年未歸,要回來給父親掃墳瑩外,也是有一事想跟大哥商量。他如今在國外也算小有根基,魏年回來後見孩子們這些年並未耽擱年華,都是讀了大學的。魏年終生受益於讀書之事,就想問問大哥,有沒有讓孩子們出國留學的意思。當然,要是按魏年的心,他大哥現在做的事業也不是什麼安全的事,他既能在國外站住腳,若是大哥有意,便是一家子出去避一避也是好的,一則可讓孩子們繼續學業,二則待國內太平再回國,也未為不可。

作者有話要說: ps:祝亞男生日快樂。

這裡要解釋一下,民國時的家庭與現在家庭制度的不同,其實大家應該能感覺得到,這些年,從清末到現在,我國的家庭制度一直是從大家庭向小家庭轉變的。像在民國的時候,有許多現在沒有了的倫理。譬如李氏,少時母親病逝,就是在舅家長大。在那個年代,舅家是非常親非常親的親戚,老話說孃舅,見舅如見娘就是這個意思。同樣,現在所有為人詬病的“扶弟魔”之類各種補貼孃家的行為,也是來源於女性對孃家的依戀。像魏金,她就一直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