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只是這份希冀還是被掐滅了。
沒有開壇做法,也不見掐指測算,
蕭函僅僅是語氣沉靜地道了一句,“令女已不在人世了。”
國公老夫人身子微微一震,但表露在臉上的只有淡淡的失望,似是對這個回答早有預料。
但誰知聽到下一句話響起,“二十七年三月十四天,這是她的壽數,她還有一個女兒,如今十三歲。”
“她在哪兒?”老夫人脫口問道,也掩飾不住眸間的歡喜與傷痛。
女兒沒有夭折是好事,但至死未曾相見白髮人送黑髮人,不禁悲喜交加。
在場的眾人也是震驚不已,
“雲州,平南縣,趙家村,她眉間有一顆紅痣。”
“多謝薛真人。”國公老夫人顫顫巍巍地躬身行了一禮,蕭函也沒有閃避。
國公老夫人謝過薛真人後就向皇帝提出先行離開,
皇帝也知道她是急著去驗證真假,還有去接回很可能是她外孫女的孩子。自然也不會阻攔,甚至還遣了一隊侍衛去協助,也是想知道是不是真如薛真人所說。
儘管事情還沒有不知曉真假,但薛真人連壽數,地方,那孩子的長相都能道得出來,再一尋便知道真偽,一般人都已相信了兩三成。
最為震動的還是玄誠雲濂等人,這世上難道還真的能有通曉過去未來之事的人。
抱著這樣的態度,等到他們問第二個問題時也就更為慎重。
他們不似老國公夫人問的私人之事,而是提出了何為修道,何為長生?
雖是回答玄誠和雲濂兩位道人,但當場解答也就相當於講道了。
蕭函既然說了,無論什麼人,什麼問題她都會作答,也就不會在回答上大打折扣,而是來了一場真正的講道。
一開始,兩位觀主神色越發凝重,感知到了差距,
在星象,相術、道士、風水預言上都遠遠勝過了他們。
真正意猶未盡的人也是,其他人最多是觸碰到門檻,他們修道多年,也為不能一窺門徑而捶胸頓足。
蕭函講的東西,其實也就修真界宗門裡的基礎講課。但對他們而言,卻是一輩子可能都接觸不到的道法真意。
而旁觀聆聽的皇帝眾人,到後面就發覺玄之又玄,晦澀難懂,無法領悟,但不影響他們對薛真人的認知。
乃真正的道家真人。
此日後,清源真人之名傳遍天下。
而康國公府和皇帝派遣的人也有了結果,國公府接回了一年歲尚幼的女孩,帶回來的還有真正國公千金的骸骨。一切都確認無誤,這些都證實了清源真人之言非虛,通曉過去與未來之事。
可惜的是,那日後薛真人就回到了善清觀,閉門不見客。
連陛下都不能打擾,更別說那些想要一見的勳貴文人了。聽聞玄誠道人和雲濂道人也留在了京中,等著能再聽到薛真人的講道。
京中議論紛紛,也有不少人暗恨自己晚了一步錯過了這樣一次大好機會。
作者有話要說: 這是補昨天的
今晚還有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