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褚賢所遇到與他一樣有著重生奇遇的人, 除了謝安瑾,還有一個人,宋庭章。
其實重生的人也好辨認, 比如提前了際遇,與上一世有明顯改變的人。
宋庭章的確有金榜題名,高中狀元, 還在朝堂上步步高昇, 最後成為肱股之臣,但那些都已是十年後的事了。這一世的宋庭章不僅在少年時被欽點為新科狀元, 而且還提前解決了一場慘禍。
被譽為‘玉郎君’且是朝中有名的青年才俊的宋庭章, 為人所知的還有一場悲慘經歷, 他年少就讀的松雪書院被陷害有學子參與藩王謀反, 連帶七十歲高齡的院長和近三百名學子被下獄。宋庭章是唯一倖存之人, 逃脫了追兵, 但也遭到通緝, 四處碰壁, 無法為同學和師長伸冤。
那時,是薛葉伸手幫了他, 洗刷了書院的冤屈, 後來還資助了松雪書院和許多寒門學子讀書,這也成為奠基她在士林中好名聲的一部分。
所以早期有些食古不化的學士大儒, 對薛葉一女子拋頭露面行商賈之事嗤之以鼻的時候,還是有部分文人學子稱讚她的。
不管真心還是假意,畢竟誰都不可能和金主做對。
這說明了有錢到了某種程度, 真的是可以為所欲為的。
尤其是在天下書局七成歸於薛葉名下,還推出了報紙這種足以引導輿論的利器之後。
……
像宋庭章這樣的能臣,太子褚賢重生後自然是想要收為己用的,也想過幫松雪書院免了這一劫以此施恩宋庭章,但一查就發現松雪書院被栽贓陷害的苗頭早就被掐滅了,宋庭章也未在書院繼續求學數年,而是提前參加了科舉。
對於重活一世,多了二三十年經歷的人而言,許多事在他們眼裡都輕而易舉。何況宋庭章在重生前就已是身居高位的人。松雪書院的禍事一直是他心頭難以磨滅的經歷,正是經歷了那一遭,宋庭章從一個本一心讀書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單純良善的書生,開始認識強權野心,人情涼薄。
松雪書院數百師生學子,本來清白無辜,卻因為他人的野心鬥志,成了犧牲品。
他四處求救,卻人人避如蛇蠍,不願沾染上禍事,
除了薛葉,無人幫他。
宋庭章是真心感激薛葉的。
儘管後來他也知道,對薛葉而言那只是舉手而為,但她是真心相信松雪書院是無辜的,並理所當然的認為冤屈就應該被洗刷。
在重生後,宋庭章心中記著兩件事,一是避免書院蒙冤之禍,二是對薛葉報答前世未報的恩情。
但他還來不及去見這一世的薛葉,就聽到前世從未發生過的,三皇子被立為太子之事。
他立刻就明白,可能三皇子或者他身邊親近的人也重生了。
他重生後下意識的舉動可能都落到了太子眼中,此時的他已避無可避,在收到帶有暗示的太子信函後,宋庭章也不願再浪費數年時間在書院,一路輕鬆順暢地透過了科舉,進入京城。
然後也不免聽到了太子與臨安伯薛姑娘的傳言。
謝安瑾此人,前世也與他同朝為官,是有名的常勝將軍。沒想到他會立刻去接了薛葉,還讓她成了有家族依恃的貴族小姐。
宋庭章對此不可置否,
薛葉早年經歷在前世時就已人盡皆知,畢竟那時想攀附她的人數之不盡,
還有年少時因她失怙,訂婚的人家欺她孤兒寡母,大半家財被奪而退了婚事,還口口聲聲稱這種敢連夜逃家報官狀告族人的姑娘有失溫良,兇悍厲害,他們要不起。
等到薛葉成名富貴滿天下時,又巴上來想佔便宜,分薛葉那一手打造令人垂涎的財富。
他們進不了薛家大門,第二日就在門口撒潑宣揚薛葉不知廉恥,不守婦道等各種敗壞她名聲的話。
結果薛葉拿出了二三十箱滿滿的黃金開啟擺在門前,要不是周圍都是虎背熊腰高大勇猛的護衛守著,眼饞的眾人都忍不住搶了。
那貪得無厭的一家人更是眼紅無比,以為薛葉花錢消災。
卻沒想到薛葉支使著僕從用這些金錠將那些人給生生砸死了。
當眾上演了一幕真實的用金子將人砸死的場景。
後官府來人說她觸犯律法害人性命,薛葉則光明正大的拿出了幾張賣身契。
那戶人家因欠賭債不僅清光了家產,還將全家人簽了死契。可惜想不到的是無論賭坊還是人牙子都是薛葉名下的,自然在這種古代封建社會,連命都是薛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