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4章 清理九邊(1)九邊

第二天,朱由校起來。在一番洗漱後,朱由校向著皇莊去。昨天的實驗朱由校還沒有做完。

而來到九邊的魏忠賢卻是接到了九邊將士的深厚的接待。

大明九邊,為大明北方防禦蒙古殘餘勢力的重要戰線。源自於大明開國時期,明太祖朱元璋設九大塞王,統轄漠南諸衛所。永樂之後漠南諸衛所逐漸廢除或內遷只剩九邊重鎮。

分別是遼東鎮,薊州鎮,宣府鎮,大同鎮,太原鎮,延綏鎮,寧夏鎮,固原鎮,甘肅鎮,昌平鎮,真保鎮,十一鎮。

而遼東經過魏忠賢的禍害後,基本上沒有了可以威脅大明的勢力,所以魏忠賢直接來到比鄰遼東的薊州鎮。

薊州鎮,其治所初在桃林口,後移獅子峪,再遷三屯營。其最大防戍範圍,東起山海關,向西經永平(盧龍)、遷安、遵化、薊州、平谷、順義、昌平等州縣境內的關口,到達居庸關南的鎮邊城.綿延二千華里。

重要關隘有:山海關,撫寧縣境內的九門口、界嶺口,盧龍縣境內的桃林口、劉家口,遷安縣境內的冷口,遷西境內的青山口、董家口、喜峰口、潘家口、龍井關,遵化市境內的馬蘭關,薊縣境內的黃崖關,平谷縣境內的將軍關,密雲境內的牆子路、古北口,昌平縣境內的黃花鎮,延庚縣境內的八達嶺、居庸關等.薊州鎮總兵駐薊州。

所轄長城東起山海關,西抵居庸關的灰嶺口,長一千二百餘裡。這段邊牆在明京師北方,是維繫京城安危的重要屏障,因此邊牆是用條石、青磚壘砌成的,非常堅固。

但是再堅固的防禦也要人來,而薊州鎮總兵練兵是一把好手,但是撈錢也是一把好手。其內的軍戶被薊州鎮總兵收編,九邊之一的薊州鎮在冊的有著十萬餘人的軍隊,其下屬衛所有七十六個。雖然無法和遼東的二十幾萬人,一百二十七所,一百零七堡相比。但是也是九邊重鎮之一。

但是在魏忠賢來到薊州鎮後,發現其上述的與錦衣衛記載的還有弱些。在錦衣衛的記錄中,薊州鎮的各個衛所雖然說人數不齊,但是其防禦體系還是健全。有著近五萬人的軍隊防禦薊州鎮一線。

而魏忠賢看到的卻是在薊州鎮的除了各大關口以外的,其他小的關口的兵力還沒有一個百戶的兵力多,這還是處於薊州鎮的防禦體系的密集處,要是在防禦薄弱的地方,魏忠賢還真的想不出來有沒有軍隊。詳細的計算出來,在薊州鎮的兵力也就是三萬人左右。

算了,魏忠賢看了下自己手上寶貴的昊天鏡,有著昊天鏡在,就算是薊州鎮的兵力只有一人,魏忠賢也有清理薊州鎮邊境的能力。

“將此信交給馬大龍。”魏忠賢對著一名錦衣衛百戶說道。這是朱由校為了魏忠賢可以召集九邊將士而派遣的錦衣衛親軍。可以說是朱由校的家臣。

一般的錦衣衛分成三個部分,一個就是在各地的錦衣衛,也就是擺在明面上的錦衣衛。做的是監控地方。而另一部分的就是暗衛,也就是刺探情報的,沒有在錦衣衛冊上落冊的錦衣衛。有可能是一名乞丐,但是也有可能是一名廚師。而知道的也就是其上的聯絡人。

而最後的一部分就是屬於皇室專用的錦衣衛儀仗。一般來說,錦衣衛儀仗也就是樣子貨。但是其地位卻是屬於大明皇帝的親軍。

也就是代表朱由校的威嚴,特別是現在,朱由校表現出來的樣子。在經過遼東將門在各地的將門宣傳後,簡直就是人見人怕,鬼見鬼愁。達到了大明歷史上的高峰。就連開國初期也沒有與之比較的能力。

薊州鎮總兵自然聽到了魏忠賢來薊州鎮的訊息,作為薊州鎮的總兵,王元濤可以說是薊州鎮這一畝三分地的土皇帝。因為薊州鎮沒有什麼可以吸引大商人,大士紳的東西,像是走私的都是在薊州鎮的上方的大同,而買地的又看不上薊州鎮這裡的臨近邊關的位置。

在薊州鎮的上方不遠就是喜峰口。也就是大明長城。而喜峰口的位置又是處於一個低窪的地段,其長城因為常年的雨水的侵蝕而破敗不堪。自然也就沒有大士紳來著買地。

而王元濤就變成了薊州鎮最大的地主了。

王元濤在接到魏忠賢快來的訊息後,就連忙道薊州鎮外迎接魏忠賢。

“大人,前面就是薊州鎮。據薊州鎮錦衣衛兄弟的報告,王元濤在薊州鎮外等候大人。”

薊州鎮外的十里亭,魏忠賢擦了擦頭上的大汗,這天氣是越來越變態了。這大夏天的比以往的還要熱。“叫王元濤來十里亭見咱家。”

“是。”一名錦衣衛打馬向著薊州鎮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