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7章 大明土地(下)

而第三個自然就是大明的皇室,包括大明皇帝。

大明一朝,其大明宗室的待遇可是讓人耳目一新。

有明諸籓,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且不可參合四民之業(即士農工商),並能世襲罔替。明代宗室政策,奠定於洪武初年,完善於永樂年間,包括宗室政治權力、經濟待遇和宗禁幾方面內容。

在其他的朝代,對於宗室的態度就是看著,給一個活計,讓皇朝的宗室過的不要難看。有的朝代將宗室作為自己的力量的一部分,就比如漢晉朝代,宗室藩王裂土臨民,猶如一個個獨立的藩國。

而唐宋的宗室沒有什麼分封,也就是將其記載在冊、讓宗室自己尋找出路,不過以宗室的教育和人脈,一般的都可以有著很好的出路,而且國家也對於宗室出身的文人比較依賴,雖然說宗室出身的文人和普通的寒門子弟一個待遇,但是其功績也不遜於其他出身的文人。

而大明,就是將大明的宗室養著。有著俸祿和食祿,但是沒有真正的權利。而且還不能去參合其他的事情,除了在封地待著。

可以說大明宗室就是被想豬一樣的養著。

當然,在明初之後的時期。大明宗室就將自己的手伸向了除了出仕以外的事情。兼併土地,扶持商賈。等等的,只要不是真正的造反和參加科考。大明皇室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這就是有著大明大量的土地的第三個集團的一部分,而另一部分就是大明皇室的皇莊。

皇莊,是明朝皇室直接經營的莊田。一說始於永樂年間﹐另說始於天順八年。武宗時急劇發展﹐他即位後一月之間﹐就增皇莊七處﹐後又增至三十多處。

皇莊的分佈﹐主要集中在北直隸的順天等八府。尤以順天﹑保定﹑河間等府為最多。

明代皇莊除皇帝莊田外﹐還有皇太后及皇太子莊田。皇帝的莊田是由皇帝委派太監經營的“自行管業”的土地。收入的皇莊子粒或皇莊子粒銀﹐都由管莊太監直接掌管﹐由宮廷自行支配。皇太后的莊田又名宮莊。在明代史籍中大多稱為仁壽﹑清寧﹑未央三宮莊田。每年所收子粒銀稱三宮子粒銀。所佔土地數量亦相當多。皇太子莊田即東宮莊田。天順三年﹐英宗將昌平縣湯山莊﹑三河縣白塔莊﹑朝陽門外四號廠官莊賜給東宮(即後來的憲宗)。憲宗時也賜太子東宮莊田﹐計五莊。

皇莊土地來源較多。其中主要有原屬國家官田的牧馬草廠地﹐奪還勳戚的莊田﹐侵佔的民田﹐“奸民”向管莊太監投獻的部分官民田地﹐未就藩的王府辭還地等。皇莊所佔土地的數目無完整記載。

可以說皇莊是大明皇室的錢袋子,但是這個錢袋子不說其賺錢的能力。就說其侵佔土地的能力就比其他的勳爵,宗室還要猛。畢竟是大明皇室的資產。

在這個三個集團,五個部分中,文人的免稅制度可以說之最好清理的一部分,當然,也就是在朱由校的威懾下,內閣自然是唯命是從。

沒有了上層人士,就下層的舉人,秀才一流的文人,對於大明來說,沒有任何的危害。畢竟有句話叫秀才造反,十年不成。而且實際上這個對於秀才來說,也不是一個事,徭役和稅收,可以直接在待遇上加上去,不過不再是免稅,而是直接加待遇,抵消掉其徭役和稅收的損失。也就是對於舉人來說,沒有了因為逃稅而來的一筆收益。

而第二部分,就是勳爵。朱由校這也還要謝謝先祖的制度,沒有了兵力的勳爵,對於朱由校來說,就是砧板上的一塊肉。直接將勳爵的土地和資產以他們的黑資料剝奪。畢竟每一個大明的勳爵屁股下都不乾淨,確切的說大明的官員就沒有一個是乾淨的。

也就是對於宗室,朱由校拿不定主意。畢竟這些宗室是朱由校的親戚。可以說在這裡面,還有著和朱由校認識的人。所以朱由校沒有像對勳爵一樣的粗暴的剝奪了其資產,而是給了宗室一個活路。

在朱由校解禁後,凡是像是福王一般的行事的宗室,朱由校都以海外的封地將這些宗室遷移到海外。而遷移的方式自然是朱由校直接開一個傳送門,大明軍隊大頭,在清理一遍後,就將這些宗室和遷移的人口遷移到封地上。

有著偉力的朱由校自然不會像是小說中的一樣,去好端端的爬科技樹,製造海船。還沒有自己開一個傳送門來得簡單。

而留下的宗室,朱由校的意思就是從農轉商。而天下的土地統一的國有化。

但是也知道,國人對於土地的情結。所以只有作為宗人府的宗正朱由檢在為剩下的宗室做思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