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策一臉笑意的回到軍營,召集眾將。
“將軍,魏公公怎麼說。”問陳策的是一名叫袁丕昂的人,是遼東參將之一,主管這一萬大軍中的三千步兵。也是陳策帶來的兩個參將之一,而另一個就是在支援瀋陽城的馬英。
馬英掌管一萬大軍中的三千騎兵,而陳策直接管理的就是剩餘的四千大軍。
至於遼東,就是交給了遼東副總兵李進。包括魏忠賢說的軍隊改革的事一併都是李進負責。李進,善練兵,而且沒有什麼實戰的經驗,所以陳策將李進留在了遼東,守衛遼東將門的大本營。
李進原本就是李家人,算是遼東的老將門之一了。陳策自然放心,而且在魏忠賢的一顆隕石下去。在遼東,都沒有了可以對抗遼東軍隊的勢力。
除了陳策帶出來的一萬大軍,在遼東,還有著十二萬左右的大軍駐紮。沒錯,不是在五軍都督府記載的二十六萬,而是十二萬。所以陳策才這麼努力的在魏忠賢面前表忠心,為的就是魏忠賢能在朱由校面前說一說好話。
“看看這個是什麼。”陳策將昊天鏡放在桌面上。遼東眾將自然知道這是什麼。
特別是見過昊天鏡威力的馬英,“將軍?”
“眾將聽令。”
“是。”
“馬英,你帶三千騎兵隨我出征。”陳策將一份軍令放在馬英的面前。
“末將領命。”馬英接過軍令。站立在一旁,看的其他將士一陣的羨慕。
陳策向著另一名有些消瘦的將領道“元讓,辛苦你帶三萬薊州輔兵來關外接手大軍的戰利品。”
“末將領命”元讓接過陳策的軍令。站立一旁。
陳策最後看向袁丕昂,手上拿著一塊軍令。袁丕昂一看陳策的樣子,就知道了自己的軍令是駐守薊州鎮。
“就有勞丕昂鎮守薊州鎮了,記住,在薊州鎮,遼東大軍只聽命於魏公公就可以了。”說著,將軍令交到袁丕昂的手中。
“末將明白。”袁丕昂接過軍令,站立在一旁。
“萬勝。”陳策輕聲說道。這是陳策第一次的沒有負擔的出征。
“萬勝。”
陳策示意眾人散去,諸將領各做各事。元讓在準備騎兵出征的裝備和糧草,馬英則來到自己的騎兵營,召集軍隊裝備出征。袁丕昂在接手陳策留下來的四千軍隊。留下陳策在大帳內。
“大人,打聽清楚了。喜峰口的確有著韃子的聚集,但是不是攻打薊州鎮,而是要向大同方向趕去。”一名錦衣衛向著魏忠賢彙報到。
“大同,”魏忠賢看著九邊地圖,從喜峰口到要經過居庸關,土木堡和宣府。如果是走關外,就不會在喜峰口聚集。“情報下線是誰?”
“大人,是在朵顏三衛的兄弟發出來的。遷移的就是朵顏三衛。”
“朵顏三衛?為什麼?”魏忠賢奇怪的問道。要知道朵顏三衛雖然說最近不怎麼聽話,但是也是大明的狗,要是有人打朵顏三衛的主意,那將大明往哪放。
“大人,詳細的情報在公文中。實際上這和大人在遼東做的事有關。”
魏忠賢拿起公文,裡面記載了關於朵顏三衛遷移的是。朵顏三衛遷移直接的原因就是因為旁邊的嚓哈部侵佔了朵顏三衛的草場,要是平常,朵顏三衛就是直接將嚓哈部給打出血來。但是在遼東的一事,將大部分的朵顏三衛的力量消滅。所以被嚓哈部給欺負。
而遷移,說是遷移,還不如說是藉助朵顏三衛的身份,從大明內部遷移。只要打點好了,加上朵顏三衛的力量大幅度的消落。九邊將門自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魏忠賢敲打著桌子,“叫陳策收編朵顏三衛。清理九邊,這朵顏三衛就是最好的帶路人。正好我還怕陳策在大草原上不熟悉,誤了咱家的大事,就來一個這麼好的帶路人。”
“是。”
喜峰口,一地的慌慌亂亂。朵顏三衛的可汗問到一名明朝將官打扮的人到,“張將軍,不知王將軍是何意,可否放我朵顏三衛過關。”一開口就是一股子蒙古味道的京話。
“速也可汗,這事現在是另一位大人管的了。現在的薊州鎮全部都是由魏忠賢魏公公掌管。我們王大人也是有心無力啊。”張士超對著速也說道。
速也聽到魏忠賢的名字,身子就是一陣的抖動。像是被嚇到一樣。實際上也就是被嚇到,因為速也就是從遼東逃回來的朵顏三衛唯一一個倖存的可汗,而其他的兩位,直接被隕石給砸的粉身碎骨了。
速也還記得在隕石砸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