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年會的第四項專案,關於中華民國的工業報告。在年會的第二展開,依舊是袁世凱和內閣的成員加上蔣介石,閻錫山,關元,廖永成四人。
1919年的年會報告有五項,分別是第一項,軍隊的改制,第二項中華民國的民生,第三項中華民國的商業發展,第四項中華民國的工業發展,第五項中華民國的政府部門的調整。、
第一項關於軍隊的改制和第二項中華民國的民生(包括國內的農業發展,但是農業發展不是民生的主要問題。),第三項中華民國的商業發展在昨已經完結。今的是報告年會的第四項中華民國的工業發展和政府部門的一些調整,主要是袁世凱要安置南方的資本階級的人員。
照例,趙秉鈞將工業發展的報告遞給袁世凱和其他人一份。袁世凱詢問內閣的成員關於報告的一些細節,而蔣介石等人沒有話的餘地。
因為和同盟國結盟,中華民國在1919年的八月份開始,到現在的1920年的二月份。中華民國的政府依次從同盟國的盟國購進關於工業的基礎設施裝置和書籍,當然雖然是同盟國,但是還是主要的從德國進口工業基礎的設施裝置和書籍。而J國和其他的同盟國家,對民國的支援還沒有德國的一成左右。J國是因為害怕中華民國的發展太快,影響到J國在南洋的地位。而其他的同盟國,自己家的資源都沒有多少,還資源中華民國?何況和民國聯絡的歐洲同盟國主要是德國,就算是除諒國,其他的同盟國和民國不熟。
第四項的工業報告主要是講述中華民國在去年的八月份到今年的二月份,將從同盟國購進的工業基礎消化和關於工業的相關設施的建造。
民國政府分別在江南,津,東北三地完成了工業基礎的建設。因為戰爭的原因,除了東北三省的重工業基地外,江南的輕工業基地和津的綜合工業基地被遷移到了南方的廣州和民國政府的首都南京。
在民國的廣州,南京,東北分別建立了三個工業基地。為了制衡,東北三省的工業基地是屬於重工業基地,輕工業落後。而南方的廣州恰恰相反,是屬於輕工業基地,重工業落後。而作為民國政府的首都南京,則是一個完整的綜合的大型工業基地。
加上原本遺留的鐵路和馬路,水路等道路系統,南京完美的統合了南方和北方的工業發展。袁世凱對於中華民國的工業發展自然是瞭如指掌,因為袁世凱掌握民國工業黨和工會,民國內部工業發展都要經過工會的協調和加入民國工業黨才可以開展工作。當然,對於一些地方的大家族來。民國工業黨和工會就是和他們在搶食,但是袁世凱的武力,加上中華民國政府的大義和工廠生產的產品的物美價廉。地方的大家族只有加入袁世凱的工會或孫文領導的商會,要不就是被歷史的車輪直接碾壓過去,成為歷史。
中華民國從上到下一共三個主要的工業基地和依工業基地分佈的眾多的工業區。
對於工業的發展,袁世凱還是詢問了蔣介石和閻錫山。看樣子廖永成和關元是正式的被袁世凱放棄了。實際上,對於工業的這一塊,袁世凱已經做得很好了。蔣介石和閻錫山不約而同提了一些無關緊要的建議。
袁世凱見蔣介石和閻錫山沒有再什麼,示意趙秉鈞休會,下午開展下一個專案。就是最後一箇中華民國的政府部門的調整。
午飯時間,蔣介石四人還是聚集到一起。當然是在附近的飯店叫了一個包間。
“永成兄,關兄。看樣子大總統是決定了放棄你們二人了。這一次八成就是我們最後一次的聚會了,以後有空常聯絡。”蔣介石看到今的會議,袁世凱就提問了自己和閻錫山兩人,就知道袁世凱已經決定了廖永成和關元的去處。對於廖永成和關元,一個袁世凱的愛將,一個百家的家主。蔣介石當然不會落井下石,反而不遺餘力的拉攏兩人。
而閻錫山也是有樣學樣。“關兄應該會到內閣的司法總長許世英的手下歷練,接替許閣老的擔子。接任新一屆的司法總長,這是百家和大總統好的。而永成,大總統一個和你過你的去向?”對於關元,閻錫山自然曉得。也沒有去安慰,因為這是關元自己選擇的路子。而廖永成,閻錫山還真的不知道他的去向。袁世凱對於軍隊的掌控,是防止任何體制之外的人伸手。閻錫山雖然也是袁世凱的部下,但是閻錫山不是軍隊的人。確切的閻錫山在離開軍隊後,就不是軍隊的人。除非和廖永成一樣,放棄大總統的位子。重新進入到軍部的行粒
廖永成看了一下閻錫山和蔣介石兩人,也不管兩人是真心實意的還是虛心假意的。反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