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8章 李庭芝

見西川眾人都看過來,李庭芝才察覺到自己有些冒失唐突,趕緊的走幾步,向長孫弘拱手抱歉的道:“大人恕罪,李某聽大人講運河妙用,一時神往,情不自禁的拍手稱好,冒犯了大人,還請原諒則個。”

長孫弘哪裡在意這個,他笑呵呵的看著李庭芝,心道日後賈似道的第一謀臣,居然向我道歉,這不是助我也嗎?賈似道啊賈似道,原本還想跟你交流一二,希望能在滑向深淵之前把你拉上來,你卻把老子的好心當做驢肝肺,一門心思要找我的麻煩,那就不要怪我了。

他立刻踏前一步,跟李庭芝的距離更近一些,口中大笑道:“本官榮州團練使長孫弘,微末官,當不得大饒稱謂,倒是李大人乃孟大人身邊高參,能聽得我的一番謬論,卻是勿要取笑才是。”

“哪裡哪裡。”李庭芝也是年輕,被長孫弘吹捧兩句就高興起來,他本是愛才的人,剛才聽長孫弘高談闊論就已經心生好感,有本事的人都惺惺相惜,如此一來對長孫弘的印象就更好了。

於是客套兩句,他忍不住問:“聽長孫大人乃是蠻帥,世居西南,也不曾上京做過官,為何對南方的運河也這麼熟悉?”

“我的確從未來過南方,不過好男兒志在四方,既然從軍衛國,當然要熟讀兵書,知曉文地理。運河是我朝立國之本,理當熟悉。”長孫弘微笑道:“我雖是漢人,但出身蠻境,幼時貧寒,無錢讀書,靠著給富家子做工來聽窗習字,長期下來,也懂得這些道理的。”

“哦?”李庭芝對長孫弘的印象,頓時又好上了幾分。

宋朝雖然印刷術已經非常發達,印裝書很普及,長孫弘目前的金主瑞福祥就是靠造紙發家的大商鋪,不過書雖然多了,但識字的人卻仍然偏少。

這當然跟教育普及程度有很大關係,窮人家吃穿尚且不夠,哪裡還有餘錢送子弟入私齋去唸書?

李庭芝家境也不好,時候吃了不少苦,寒門子弟,努力起來比尋常人更好刻苦幾分,靠著自己的毅力終於成才,進士及第當了孟珙的參議,此刻聞聽長孫弘也是窮苦人家出來的,那份同病相憐的感情,立刻將兩人間的關係再次的拉攏了一些。

“原來長孫大人是漢家人,當理得漢家事,對大宋山川,瞭如指掌是應當的。”李庭芝又問:“大人久居西川,我輔佐孟大人久鎮京湖,兩地一衣帶水,前兩年北虜南下,我還隨孟大冉過恭州,對四川地形,有所瞭解,不過畢竟不是本地人,一些具體的地方,就不甚了了,於王夔大人提出的山城鎖川的方略,有所不解,不知大人瞭解嗎?”

長孫弘差點笑出來了,心想你算是問對人了。

談別的,可能我這個半路出家的人還不過你,但論起山城鎖川,那我就不輸給這時代的任何人了。因為這方略就是我教給王夔的。

“當然瞭解,太瞭解了。”長孫弘揚起下巴,作高深莫測狀,又帶著一點點故意的謙遜,雖然明眼人一看就是謙虛是假、求誇獎是真:“這條方略,正是我獻給王大饒。”

“啊?果真?”李庭芝大吃一驚,倒退了一步,上上下下的打量:“是長孫大人提出來的?”

裝逼要的就是這樣的效果,不然李庭芝這樣的猛人怎麼會佩服自己呢?心生佩服,再露兩手,就會變成折服,折服之後,再收服,那就簡單多了。

孟珙上京之後,就會被朝廷打壓,一代名將悲憤下掛印辭職,幾個月後就鬱鬱而終,離世前把李庭芝推薦給了賈似道,從此李庭芝跟著賈似道,走上了南宋的末路,這是長孫弘不允許的。

南宋不缺將才,缺的是稱職的相才,一百多年裡有無數次機會翻盤,都被掌舵的人因為各種原因,把一手好牌生生的打成了死局,可惜了下面數不盡的忠臣良將死的不明不白。

李庭芝要收到自己手裡,這是很明確的。

長孫弘仰望空,目露憂鬱,淡然的道:“山城鎖川,乃不得已而為之。唯有將四川建成一座打不爛、攻不下的堡壘,長江京湖才會穩如泰山。四川在,則京湖穩,一旦兩淮有變,至少西面還有個去處,不至於一敗塗地。這方略是我輾轉四川各地,歷時多年才得出的法子,其中多少心血,多少神傷,一言難盡。”

“原來如此,大人真是高瞻遠矚。”李庭芝目光中流彩四溢,看著長孫弘又驚訝又歎服,自問自己是不可能想出這樣的戰略的。

“但是大人為什麼要鎖川自保呢?當年吳階吳大人鎮守川北時,靠的是五州三關,以隴西秦川為屏障,進可攻退可守,又能得到養馬之地,比起自鎖川中,要好很多啊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