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2章 賈家出事了

“大理跟大宋,累世通好,大宋太祖玉斧劃江,定下了大宋和大理的國界,親言:此外非吾有也。”王夔也站起身,沉聲道:“大理前代國主段正嚴,更是曾被徽宗封為上柱國、雲南節度使、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司空等職,與我朝聯絡密切,年年上貢,恭順有加,我朝也屢次賞賜大理,正因為有這樣好的關係,長孫弘才會出兵助我。所以臣斷定,長孫弘不過是為求財和名,不會夜郎自大、起了貪圖大宋國土的心思。”

“如長孫弘有不臣之心,下官願以西川軍馬,蕩平大理,然後負荊請罪,自縛到大人堂前,引頸受死!”

孟珙皺著眉與他對視,王夔目光凜然,毫不做作,迎著他的目光一絲不退讓。

半響後,吐了一口氣,孟珙走近幾步,凝神對他說道:“你說的,不無道理,自古以來,無論南詔還是大理,都安安分分的偏安彩雲之南,中原有事,都會召之即來,無怨無求。大理國不過一路,民不滿千萬,跟巍巍中原比起來,差得極遠,鼠不可吞象、螳臂不可擋車,長孫弘如你所言,算得上一時人傑,不會想不到這些。”

“正是如此,大人睿見!”王夔深深一揖。

“也罷,鹽商富可敵國,哪個後面都有朝中大人物站臺,你新鎮四川,朝堂上根基不深,他們鬧將起來,也是一樁禍事,萬一被他們拿住什麼把柄,更難對付。”孟珙坐回椅子上,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史相公也要我對你多加照拂,於情於理,我必然要幫你的,那些鹽商如果來找你,你盡數推在我身上便是。”

“如此!有勞大人了!”王夔大喜,急忙謝道:“只怕會讓大人惹上麻煩。”

“無妨,一襲商賈,能奈我何?”孟珙把茶杯放下,肅容道:“記住你的話,如若西川有事,你的人頭不保!”

王夔起身,面目沉穩,筆直的站到孟珙面前,鄭重的抱拳,振聲道:“大人放心,如果丟了四川,不消大人動手,下官自當學陳隆之,以身殉國!”

……

在兩浙東路台州府天台縣,說起藤橋松溪賈家,那是大大的有名。

賈家在高宗南渡之後發家,一門三進士,三代官宦家,門第顯赫,族中人丁鼎盛,人才輩出,工商行賈、讀書做官,都有出類拔萃的人物。

這一代的其中翹楚,當然要數大房的賈似道了。

賈似道,字師憲,京湖制置使賈涉的庶子,他的母親,是賈涉的第五房小妾。

一般來說,庶出的兒子,總是要受些不公正的待遇,比如不能享受好的受教育環境,在家中總有白眼,用度拮据,時不時的會受到得寵的其他親屬欺負等等。

不過這些事,賈似道一件都沒有遇到過。

賈涉待人公道,對待自己的兒子,不管是嫡子還是庶子,都一視同仁,公平對待每一個,所以賈似道很幸運,他有一個慈愛的父親。

賈涉的成就,並不比他的父親、也就是賈似道的爺爺賈偉差,甚至更高。自幼慷慨有大志,智勇雙全,累功官居淮東制置使、太府少卿,最大的功績,是獨自處理了在山東橫行一時的忠義軍,將攪得南宋焦頭爛額的李全等人招入麾下,平定了山東,在兩淮一帶,有很高的威望。

有這樣顯赫的老子,賈似道起點很高,雖然在他十一歲的時候,賈涉就因積勞成疾死掉了,但他仍然在二十一歲的時候,就以父蔭出任嘉興司倉,做官踏上了仕途。

四年後,賈似道中進士,拜寶章閣學士,入京述職,進入了朝廷中樞。

淳佑年間,他再次得到提拔,靠著當貴妃的姐姐和走了史嵩之的路子,出任沿江制置副使,知江州。

這樣的出息,已經比同齡的賈家子弟要高得多,快得多了。

所以他的母親胡氏很高興,特地託人帶信,讓他務必在最近赴京述職的時候,繞道回家一趟。

衣錦還鄉人之常情,光宗耀祖是大事,讀書人高就之後,都要回家祭祖,一方面焚香敬果感謝祖宗保佑,另一方面希望祖宗繼續保佑自己,在仕途上進一步飛黃騰達。

於是賈似道回家了。

他受到了熱烈的歡迎。

賈家數得上號的人物都回來了,共同迎接這位必將賈氏家族更加發揚光大的子弟,天台縣的一應官員也來了,地方上的頭臉人物也到了,偌大的賈家,好似趕集一般熱鬧,門口一長排的拴馬石上拴滿了馬兒,停留的車轎排了整整一條街。

大家都以和賈似道說上話為榮,三十多歲的年紀,傻子也能判斷出來,這位年輕而能力才華都極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