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0章 行在臨安

接下來的幾里,在這艘船上,每都能看到長孫弘和李庭芝形影不離的畫面,兩人彷彿相見恨晚的情侶,巴不得睡覺都在一塊。

李庭芝當然被長孫弘忽悠得更深了,一些後世的治國理論如源源不斷的流水,嘩嘩的灌進他的腦子裡,既新穎又高深,聽起來有道理,細細一思量覺得更有道理,把個熟讀四書五經的李庭芝聽得如痴如醉,恨不得把長孫弘的腦袋扒開,看看裡面還有什麼不懂的東西。

而長孫弘對李庭芝,也是歎服,這位沒有接觸過現代教育的古代讀書人,接受能力真的是異常強悍,一通百通,往往能舉一反三,腦子反應速度非常快,而且還能加入自己的註解,提出一些很有高度的問題反問,到了後面,長孫弘都覺得有些吃不住了。

好在船開得快,江南運河也不算很長,在河上走了幾,大宋如今實際上的都城臨安,就在錦繡山水間露出了端倪。

臨安城,原是吳越國錢家的都城,吳越王投降宋朝以後,這裡就是杭州府,北宋大文豪蘇東坡,就做過這裡的知州,赫赫有名的西湖蘇堤,就是在他當政的時期,疏通西湖時將挖起來的泥堆積而成的景觀。

城原本不大,高宗南渡後定為行在,才開始大興土木。

城池南靠鳳凰山,西臨西湖,東邊和北面是廣闊的平原,形成南北向狹長的格局,不規則長方形的城牆繞著城密密的一圈。南邊的宮城以鳳凰山為依託,將山體當作了後山,一條長達十里的御街從宮城北門引出來,筆直的向北,一直通往臨安城的北門,御街兩側,各類門面店鋪琳琅滿路,各種手工作坊、瓦子戲院充斥其鄭

靠近南邊宮城的,是各個官署衙門,一大片的建築將宮城城牆和外面的民居商鋪遠遠的隔開。然後眾多的富家貴族院落房屋又把官署區和喧鬧的商業市場隔離開來,商業區域過去,再靠北面的地帶,就是佔據臨安城最大面積的普通民房和倉庫所在地了。

從高高的鳳凰山上看下去,整個城市一覽無餘,規劃得錯落有致的城就像一張棋盤,直來直去縱橫交錯的街道把整座城劃分了無數個方塊,坊間路口,都很規範,幾條的河流從街道邊上流過,在城裡人工挖掘出來的河道里流暢,這是城市的血脈,即能通貨運,又能排汙水,尋常人家取水用度,也是在裡面。

孟珙的官船,在臨安城運河碼頭靠上,有打前站的人已經備好馬匹轎子,候在了岸上。

孟珙在城裡,有一處理宗皇帝賞賜的宅院,雖然他一般不在這邊住,但裡面有奴僕灑掃,整理得隨時可以住人。靠岸時色不早,不便入宮面聖,也不方便去打擾其他官員,大家都是大員,講究個規矩排場,貿然去了,不大禮貌。

於是眾人就先回去休息,有什麼事明日在。而王夔和長孫弘等人都是第一次來京城,無處落腳,孟珙心知,邀請他們一道去家裡住宿,王夔等缺然順水推舟的答應了。

上馬沒走幾步,色就已經黑盡,如果在尋常城市,哪怕是江陵這樣的大城,這時候除了幾處煙花酒樓密集的地方,城內已然漆黑一片,道路上人蹤絕跡,偶有趕路的夜歸人打著燈籠也如同鬼魂野鬼一樣步履匆匆,星星點點的火光宛如野地裡閃爍的鬼火。

但是臨安不同。

這座城滿城通明,從碼頭在城北之外,從碼頭上岸進城時,城門竟然沒有關閉,幾堆烈焰熊熊的柴薪就架在城門外的空地上,把城門照得透亮,出出入入的人流鬧鬧嚷嚷,渾如白一樣。

守衛在城門處的兵丁,衣甲倒是鮮明,但攔著過路人蒐羅的模樣倒像是一群稅吏,他們眼神犀利,瞅著人就不放,一般總能拿下幾串銅錢,職業素養非常高。

王夔和長孫弘等人都是大跌眼鏡,原本以為,江南雖然富足,但終歸有個度,北面在打仗,這邊怎麼也得有個警覺,黑關城門是起碼的警惕,但現在看來,似乎連守門衛兵都沒把這當回事。

孟珙那邊的人對垂是見怪不怪,李庭芝還對長孫弘的意外感到意外,只是淡淡的回應:“這邊遠離戰火,死人也死不到這裡來,大家都是眼不見則明,無所謂了。”

城門處如此,進城之後就更加厲害了。

北門進去,就是御街的末尾,筆直的街道寬達五丈有餘,腳下是平整的石板,偶有塊塊香糕磚鋪在間歇,城內有名的“北坊”,就跟城池北門無縫銜接一樣入門就見。

一陣聲浪撲面而來,巨大的喧譁聲令人懷疑這裡的人晚上怎麼睡得著覺。街道兩邊,連綿的商鋪不曾間斷,一間連著一間,各種招牌一塊比一塊掛的高,各種燈籠一盞接著一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