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4章 兵臨城下

“高逾城隆親自領兵?”長孫弘一邊任由九龍昂德摘去披在身上的蓑衣,一邊用一塊布擦著臉上的雨水,詫異的問。

“是,聽說調集了大理常備軍全部人馬,加上左近的蠻部兵丁,共計兩萬五千餘人,屯於龍首關,靜待我們過去。”段五一身鐵甲,鏗鏘作響,立在泥濘地裡向長孫弘稟報道。

“這裡雨大,走,進去說!”長孫弘一撩被雨水淋得盡溼的衣袍,低頭鑽進了搭建在龍首關外三十里的石門蕃大帳,大帳用牛皮製成,雖然略顯陳舊,但依然堅實可用,水火不侵。

後面段五、九龍昂德等人魚貫而入,大帳高大寬闊,容納數十人不顯局齪,帳中四面開有天窗,搭著雨披,外面雖然陰雨綿綿,但光線仍然堪用,沒有昏暗陰霾的感覺。

長孫弘當仁不讓的坐在了上首,蠻人將官們按照官職,各自按序在兩邊落座,有蠻兵捧上火爐,就近烘烤長孫弘和九龍昂德身上溼噠噠的衣服。

“高逾城隆位高權重,又是不通軍事的文官,一向敝帚自珍,輕易不會領兵出來,怎麼這次改了性了?”長孫弘拎著衣服下襬上的水,笑著問道。

“大概被逼急了。”段五也笑起來,輕鬆自在:“段祥興傳過來的訊息,他們廷議的時候,無人願意出頭帶兵,高逾城隆迫於無奈,段家皇帝又煽風點火,於是他只得趕鴨子上架了。”

“哈哈哈哈!”帳中一片鬨笑聲起,眾人樂呵起來。

“打仗打到這個份上,天亡他高家啊!”長孫弘又笑又搖頭:“大理其實有精兵的,內部起紛爭,才有這般窘境。”

他頓一頓,笑容不改的又說道:“我們石門蕃要引以為戒,吸取他們的教訓,無論什麼時候,都要團結一心,縱然有分歧,也不可互拆牆角,任何情況下都要一致對外,如有人三心二意,人人可誅之!”

他帶著笑意說這話,聽的人卻都是心中一顛。

這是藉著說別人警告自己人啊,長孫弘對屬下朋友沒的說,關懷備至寧可自己餓肚子也要把最後一碗飯給其他人吃。但一旦有人陽奉陰違揹著他幹些壞事,雷霆之怒屠刀高舉也是非常狠的。

石門蕃這十年,死在他刀下的人可不少,把名字列出來,可以寫一本書。

彌勒和尚與怒目金剛之間,長孫弘可以靈活轉變的。

至於如何轉變,主要取決於他要對付什麼人了。

於是帳中眾人齊齊的打了個寒顫,一起振聲喊道:“先生說的是,謹記先生教誨!”

“不要這樣,這是戰前集思會,大家放鬆些。”長孫弘把火爐朝自己這邊挪了挪,向段五努努嘴:“說正事吧,段五,你是主將,先說說情況。”

“是!”段五起身拱手,然後走到邊上,指著一副掛在木架上的地圖向眾人道:“先生請看,諸位請看,這是冉璞手繪的大理地形圖,經過長孫先生考量,是極為精湛的精確圖紙。”

他將粗糙的手指在圖上某處戳了戳,道:“這裡是大理城,城池背倚蒼山、南臨洱海,順山勢而築。其間有城牆兩道,內外有別,皇城在內,有關卡四道護衛。大理城外,有關隘兩道,分別扼守蒼山上下兩個出入大理城的要道,我們從三甸過來的,要想叩城,必經上關,也就是龍首關。”

“龍首關自南詔建金剛城時,就立木城為隘口,百餘年來歷任大理國主幾乎都有修繕,歷時至今,已然是高達三丈有餘的雄關一座,關城兩側,皆是高不可攀的深山巨石,如要繞道,則必須遠行三百里,從滇東三十六蠻部過境,那邊各部勢力錯綜複雜,要借道麻煩不少。”

“我們耽擱不起的。”長孫弘在後面敲桌子:“蒙古人在四川鬧事,耽擱久了,一旦有變,萬事皆休。”

“先生說得極是,所以,我們除了叩關強攻,別無他法。”段五又在地圖上龍首關的位置戳了戳,他戳得小心,沒有弄破圖紙:“我們以往的戰事,少有攻堅,大不了打一打蠻人們的木寨,那種木頭柵欄跟龍首關的石頭關隘完全兩碼事,所以要想破關,難度很大。”

“而且外面在下雨。”長孫弘站起來,直起身子來,下襬上滴滴答答的滴水立刻流到了火爐上,“滋”的一聲冒起一股青煙。

長孫弘毫不在意,站到地圖旁邊去,也跟段五一樣伸手戳著地圖道:“雨天道路泥濘,很難通行,我們石門蕃幾乎全員步卒,少有馬匹,打起來更是費勁,段五說得對,這場戰鬥,難度很大。”

帳中眾將,聞言都變了變臉色,交頭接耳的,嗡嗡聲一片。

“不過,這恰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