攥權,石門蕃清君側理所應當,不過此刻大理已平,石門蕃不可再縱兵入城。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大理國主自有自己的應對,石門蕃不可違逆!”
屋中靜了下來,所有的人都把目光集中到居中高坐的長孫弘身上,這個面容瘦削的年輕人,把兩隻胳膊交錯叉在胸前,低頭凝神正在思量。
麻束和米亮對視一眼,等了一會,粗獷的米亮又有些耐不住了,開口就想說話,卻聽上面的長孫弘吐出了幾個字。
“我知道了,既然大理已定,我們石門蕃不會再往前了,請兩位回去覆命,就說我長孫弘在龍首關休整之後,自會撤兵。”他抬起頭,漠然的說著,不鹹不淡的語氣聽不出喜怒。
“先生說的話,我記下了。”麻束大喜,連忙拱手稱謝:“事不宜遲,我這就啟程回稟國主。”
“我也回去稟報制置使大人。”米亮似乎一點也不想在這裡停留,他看著長孫弘的目光滿滿的透著看到一個土人蠻夷所流露出的鄙視:“至於長孫先生說的其他的話,我也會向大人如實轉達的。”
長孫弘無所謂的做了個隨意的手勢,揮揮手,打發兩人走了。
屋子裡寂靜下來,長孫弘在沉思,兩邊的石門蕃軍將自然不敢作聲。
沉默了良久,長孫弘才緩聲叫道:“段五!”
候在旁邊許久的段五立刻應聲上前,躬身道:“在!”
“董家的人,在哪裡?”長孫弘問。
“他們就在大理城外,一處隱秘的所在等候先生的命令。”段五知道他想問什麼,又答了一句:“那個人,他們也帶在一起的,有我們的人跟著。”
“叫大理城裡的人動手吧,不必再拖了。”長孫弘呼了一口氣,揉著眉心道:“原本以為高氏的人多少能起到點作用,沒料到段智祥也是個狠人,動作很快啊,連一點機會都沒有留,斬草除根,手段很毒啊。”
“段氏計劃了很久,段智祥也不是個蠢人。”段五低著頭道:“高氏以無心算有心,當然敵不過了。不過這樣其實也不錯,我們的人動手,嫁禍給高氏餘黨,就說段氏殺了高逾城隆,乃擅殺有功之大臣,義士出於義憤,代天行道,刺殺段氏父子,同樣的無法追到我們身上。”
“就這麼辦吧,麻束得了我的迴音,回去多少會麻痺一下段家的思想,更容易得手。”長孫弘目光炯炯,充滿了鬥志:“原定的計劃不變,殺了段家父子,扶持段智郎上位,大理依舊是我們的,跑不了的!”
“宋朝那邊……”段五遲疑了一下。
“不用在意他們,他們自顧不暇。”長孫弘笑道:“朝廷裡多少有人知道大理於宋朝的重要性,不過他們手伸不過來了,蒙古人就夠他們受的,就這樣做吧,不要猶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