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喧譁起來了。
長孫弘騎在馬上,在幾個蠻將的陪伴下,直奔皇城。
身後還有幾個禮部的官兒,也騎著馬,跟在後頭。
十幾個威武的禁軍金瓜玉帶,頭前開路,可以把尋常百姓魂兒都嚇飛的大聲吆喝從御街這頭傳到了那頭,“大理使臣到,閒雜人等迴避!”的呼喊令一行人在寬闊的大街上暢通無阻。
長孫弘身上,也不再是那一身綠色的大宋官袍,而換上了一身鮮豔的大紅色大理官服,服飾上鏽飛禽走獸,腰圍犀帶,頭上戴著兩朵小枝的烏紗帽,腳蹬皂面白底靴,整個人不苟言笑,肅容矜持,大人物的形象維持得很好。
行不多遠,皇城北門和寧門便到了,門前下馬,禁軍武士在此止步,禮部官員上前,領著長孫弘等人在殿前司的一眾武士接應下,從這裡穿過正門邊的第二扇角門,進入了被一道比臨安外城城牆還要高大幾分的內城。
進去就是面對金鑾殿的巨大廣場,方磚鋪地,氣勢恢宏,金碧輝煌的宮殿在陽光下反射著耀目的光,縱然隔著開闊的空地,遙遙望去,依然令人覺得不可一世難以言狀。
跟著身邊的蠻將們,第一次看到如此壯觀盛大的建築,一時間已經說不出話來,凝神屏氣,雙股戰戰,無論在戰場上多麼悍勇的軍將,來到這裡,看到人間少見的雄壯宮殿,也只會歎服而自覺形愧,不敢仰視。
看到這些,長孫弘當然不覺得有什麼,他是在後世見過故宮的人,明代的紫禁城可比宋代行在的皇城要大了好多,也要壯麗好多。
但他也知道,宏大的宮殿其實除了要滿足皇帝要排場、要享受的慾望之外,還有彰顯皇權,讓臣子們望而生畏的因素在裡面。
這時代的人,幾乎大部分都沒有離開過自己生活的縣城,絕大部分甚至沒有離開過生活的村莊,抬頭低頭所見的,最大的建築可能就是家鄉那道殘破的夯土城牆,當他們千里迢迢的來到京城,見到能夠充斥整個視野的連綿宮殿,內心中的震撼,以及瞬間產生的、對高高在上的皇帝的無限畏服,也就不言而喻了。
這就是皇城啊,裡面那座大殿裡住著的,就是皇帝了。
長孫弘一邊走,一邊感應腳底傳來方磚咯腳的不舒服,看著隨著腳步移動不斷接近的金鑾殿,心中的悸動,不斷增強。
皇帝啊,宋帝國最具有權勢的人。
會是什麼樣的人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