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3章 血

“你這麼一說,倒是對的。”長孫進眼前一亮,叫道:“河裡江水阻隔,沒有那麼容易劫人得手,把人逼上岸去,到CD府的官道崎嶇,沿途多峻嶺高山,下手就容易多了。”

長孫豪咧咧嘴,哂道:“吃飯了,二郎,進屋去!”

長孫弘跟著他朝灶房走,長孫進卻在後面嘀嘀咕咕的說:“既然想到了,要不要提醒縣尉他們一聲?”

長孫豪頭也不回,進了灶房,丟下一句話來:“管那麼多作甚?我們想得到,難道官府那麼多人想不到?他們已經大隊人馬往縣城去了,這兩天就待在城裡,等等看河道能不能疏通。城牆那麼高,人馬又多,唐門的人能飛進去?”

長孫進怔了一下,繼而笑起來,前後腳的跟進灶房,坐在桌子邊:“如此說來,就沒我們什麼事了,太好了!”

長孫豪按著膝蓋坐在桌子另一邊瞪他一眼,搖搖頭道:“怎麼會沒我們的事?疏通河道的事,就靠我們沿江幾個村子了,剛剛縣尉派人來說了,明日就要按徭役徵發民夫。”

張氏端著飯碗菜盆上了桌子,聽了這話,憂愁起來,輕聲道:“他爹,田地裡正是農忙的時候,明日征夫,會誤了村裡農時的。”

“我又何嘗不知道,但胳膊擰不過大腿啊。”長孫豪嘆口氣,道:“縣裡下了令,州里府裡聽說也要派人來,我們這等微末小村,只有聽令的份。”

端起飯碗,刨一口飯,長孫豪又道:“明日征夫,儘量讓家裡丁口多的人家出人,丁口少的,能躲就躲吧。”

一家人沉默下來,任憑憋悶的空氣籠罩在頭頂,農忙時節,大肆徵發民夫是極其傷農的行為,人都抽走了,地裡自然就沒人了,農活粗重,老弱病殘哪裡打理得下來。一般官府發徭役,都會挑選農閒的時候,這等不管不顧的徵發,很不負責任。

吃罷晚飯,長孫豪就出去到李顯家府上,商量明日民夫的事宜,這等大事,必須要聽聽他的意思,村裡的農夫都是李顯家的佃戶,用哪家的人不用哪家的人,其實還是李顯說了算。

天黑下來,長孫進和長孫弘早早的回了自己屋子,依舊的按摩和講故事,不過這天晚上,長孫弘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他要聽大宋各地的風土人情。

這可難倒了長孫進,他去過的地方不多,大半輩子都呆在了西北邊關,其他地方的情況只是聽人說起,並沒親眼見過。

不過長孫弘無所謂,道聽途說也行,重點是聽個大概,目的是弄明白現在的大宋,出產什麼,又缺少什麼,北邊種什麼,南邊種什麼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所以在聽的過程中,他不斷的提問題,問的長孫進左支右絀,甚至發現,提問題的長孫弘比自己這個答問題的人貌似知道的還多,常常糾正自己回答中的錯誤。

他孤疑的問,長孫弘是怎麼知道的。長孫弘好似隨意的說,是書上寫的。弄得長孫進羨慕不已,原來書中真是有黃金屋,足不出門就能知天下事。

兩人說話說到很晚,等到睡意氾濫,方才各自睡去,臨睡前長孫弘注意到,父親去了李顯家,到現在都沒有回來,顯然征夫的事,很是傷腦筋。

第二天天亮後,長孫弘在挑著水桶和狗子一起跑步的時候,就聽到有人一邊敲鑼一邊叫喚著一些人的名字,大聲的要他們一刻鐘後村口集合,保正有話要說。

長孫弘明白,這些都是要去江裡疏通航道的人了,江邊的人家都通水性,潛水去搬石頭倒是無所謂,只是這時間太趕了,秋收打穀,正是用人手的時分,田裡的地可如何是好,被叫到名字的人都是一臉愁容,狗子家的兩個哥哥也被叫去了一個,弄得狗子唉聲嘆氣,一個勁的抱怨這下得去田裡幫忙,每天下午的練武只怕沒空了。

長孫弘只能安慰他兩句,說練武重在效率,時間多少倒在其次,只要有決心,晚上睡覺前練上一點時間也足夠了。

話是這麼說,狗子依舊滿臉不甘,跑完之後挑著水悶悶不樂的走了。長孫弘擔著裝滿了的水桶慢慢回去,家裡就他一個人,張氏也下地去了,無人管他,因為要他讀書的關係,也不准他去地裡幫忙,只能坐在家裡寫字。

研墨鋪紙,長孫弘照著字帖的樣本寫了兩個多時辰,只覺瘦金體的筆鋒越來越像,每寫一個字就有了一分的精進,心中歡喜,這幾個月努力練習,終於有了收穫,軟筆書法不再似起初那般不堪入目,慢慢的有了筆畫勾勒,有了個讀書人最起碼的素質。

站起身伸伸懶腰,長孫弘望望窗外的日頭,已經過了午時,難怪肚中開始餓了起來,他去灶房裡舀了一碗早上張氏特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