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4章 跑關係

一場風波平定,李家也不大好繼續留在長亭邊跟學子們大眼瞪小眼,收拾利落,一行人直奔縣城而去。

順著逐漸出現石板鋪路的官道,一道包磚的土牆慢慢的進入了長孫弘的視野,石照縣修築在三江交匯處的城牆如一條沿著江岸盤踞的靈蛇,雄踞江畔。

越是靠近州城,對石照縣城的格局越是看得清楚,此城順嘉陵江的流向擺佈,與南京城一般,一側城牆緊鄰江水,牆基就築在江水邊上,一側城牆靠著釣魚山,幾十年後孤城吊著南宋國乍的釣魚山城,即將在山上修建起來。

城池並不大,城牆並不高,順著江岸邊的坡地築起,滿城都是吊腳樓,因蜀地數百年來沒有經歷戰事,原本此地沒有城牆,直到近百年來先後因王小波亂民起事、吳曦反宋等戰亂,受了兵災匪禍,方才修葺了城牆來,受地理條件限制,城內面積不大,使得後來的居民只能在城外空地上修房造屋,漸漸的人口增長,城外的房屋居然比城內還多。

平底江船來往河上,船帆半卷,縴夫號子聲響砌大江兩岸,修建在水門邊上的碼頭熱鬧非凡,成為石照縣城最為繁華的所在,大聲叫賣的茶博士,討價還價的私窯姐兒與嫖客,唱著開場曲的說書先生,與苦力們議論價錢的商人,看東看西的閒人,在這片簡陋的棚戶草房區域裡混雜一處,魚龍共處,蛇鼠交融,構成了合州特有的碼頭文化。

走在鋪了青石板的入城道上,長孫弘第一次親眼看到宋代城市的原生態,不由得新奇的張望,第一個印象,就是亂,格外的亂,毫無規劃的亂。城牆外密密匝匝的民居一直修到了城牆根下,幾乎將城牆都遮蔽了起來,那城牆不過兩丈左右,僅僅比修建在城牆底下的民居高出一半,踩在房頂上跳一跳功夫好的就能上去。街道上汙水橫流,沒有排汙管道,用過的水人們就那麼隨意的倒在地上,幸好有夜香隊,不然恐怕人們會把屎尿也會亂倒。

這等密集雜亂,怪不得古代一旦失火就會燒掉半座城,長孫弘一邊看,一邊搖搖頭,前些日子唐門劫人,來去自如,若不是出了內奸恐怕定會得手,多半跟這錯綜複雜的地形有關係。

從剛好能容一輛馬車透過的低矮城門洞裡穿過,眼前一條寬不過一丈的石板街出現在眼前,兩側的吊腳樓伸在空中的部分幾乎就要連在一起,將街道上空夾成了一道縫,陽光從縫隙間灑下來,奇異的把郎朗白日弄成了室內的感覺,李家的人走在馬車前頭,不住的吆喝,讓行人讓路,擁擠的來往人流擠擠挨挨,有人叫罵有人賠笑,店鋪裡的小兒們高聲攬客,玲琅滿目的貨物堆滿了貨櫃。推著雞公車的力夫望著逛街的女子傻笑,女子們矜持的掩著口鼻,跟在後頭的老闆罵起來,喝令力夫快些走,熙熙攘攘的人間煙火味,在城內濃烈的蔓延著。

這裡比起李家村、張家村,都要繁華得多啊,長孫弘由衷的想,果然城池還是不一樣的,雖然亂歸亂,繁榮程度的確有很大的不同。

一座西南偏僻的小小州城如此,那麼江南煙花之地的臨安,又是如何呢?

不過,再繁華又怎麼樣?隔個十幾年,所有的漢人城池都會被蒙古人的馬蹄踏平,野蠻的馬刀會收割一茬又一茬的人頭,逃到海上的小皇帝都會追得自殺,繁華所產生的諸多盛世,又能如何呢?

笑一笑,把這些都丟到腦海之外,畢竟這些都不是該自己憂心的。長孫弘把注意力都放在了街道兩旁店鋪裡,走馬觀花的瞧著看著,腦子急劇的思索,想著在這地兒,用什麼法子可以快速的生財。

按正常的生意方式,北貨南運、南貨北賣是最恰當的買賣,走一趟就賺一趟,這年月路途遙遠,一些高額附加值的貨物足以讓一次遠行就造就一個富翁來,諸如南方的茶葉、綢緞鹽巴,北方的馬匹、人參野味,刨去運輸成本,利潤高得離譜。

不過這等生意,一來本錢巨大,二來風險巨大,一個十二歲的小孩,行險去做豪強方敢涉足的領域太過牽強。

一路瞟著,長孫弘暗暗嘆氣,心道只能慢慢從長計議,發財的路子千萬條,總有能行得通的。

李家的宅子,購置在城內西端,一條橫街的最裡面,高門大戶,兩進的院子,裡外十來間屋子,雖然趕不上李家村李府那般規模,也是州城裡的算得上豪宅的房子了。

有照料房子的人開了門,眾人魚貫而入,伴子讀書,李氏大動干戈的搬了許多物事來,屋中傢俱都已擺放妥當,長工旁戶們將東西一一對應的放到各間屋子裡,李氏居中指揮,忙亂好一陣,長孫弘和狗子也跑來跑去的做事,一直到晚飯時分,方才基本弄好。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