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說公司權柄的爭奪,不關洛華的事情,但是誰讓洛單的影響太大呢?
不能獲得洛華認可的老闆,坐不穩這個位子,如果對手再攛掇洛華出面,那就是災難了。
不知不覺中,洛華就成長到了這種地步,當然,以後洛華的影響只會越來越大,畢竟手握一個位面的市場,誰擋得住?
洛華當然不會無聊到干涉這些事,但是架不住別人拿這做文章不是?就算不走洛華門路的人,也要上門拜碼頭,以免競爭對手拿這個做文章。
馮君聽說了這訊息,也是有點哭笑不得,洛華居然成了足以左右一些局面的盤外力量?
不過這種事,其實還驚動不了他,梁思玉就有足夠的權力處理,洛華奉行的是不干涉原則,就像華夏對其他國家的態度一樣。
她甚至連人都不見,就很乾脆地表示,我們只注重價格、質量和交貨速度,至於貴公司誰當家,我們不想知道,也沒有興趣知道。
然而這一家供貨公司的變動,又引起了另一家電器公司的惦記。
後面這一家公司是後起之秀,勢頭相當兇猛,近幾年在謀求上市,按說實力也夠了,但是陰差陽錯總是碰到一些事情,雖然每次都是IPO熱門,卻每每錯過。
此前他們就打過洛單的主意,但是還沒有特別放在心上——本身就是熱門了,在各個方面也不缺乏關係,能得到洛單很好,卻也沒有到了不擇手段的地步。
不過自打金本位開始之後,洛單的數量陡然增加,現在雙向門通了,洛單更是像雪片一樣增加著,這家公司早就腸子都悔得青了。
然而,因為他們不缺乏關係,知道洛華很不好惹,沒誰敢惦記著給洛華施加壓力,只是一遍又一遍地公關,不過樑思玉的心思根本不在這上面,懶得跟他們虛與委蛇。
她的想法就是老老實實地蕭規曹隨,原來是怎麼訂貨的,現在就怎麼訂貨,誰家做得好或者做得不好,就增加或者削減採購比例,制度擺在那裡,就是那麼點事兒,不需要動腦筋。
不過誰敢亂來,那就不要怪她不客氣了。
這家後來的電器公司沒敢亂來,但是日常的問候少不了,主要是混個臉熟,期待有什麼機會了,可以及時介入。
現在他們就認為機會來了,於是向梁思玉進言說,那一家公司爭權奪利相當厲害,老掌門一旦退休,公司很難保持現有的競爭力,那麼從質量到售後服務,都可能產生劇烈的下滑。
而這家公司願意採用先貨後款的方式,提供價值五個億的貨物,如果有設計或者質量方面的缺陷,半年之內接受無條件退貨。
梁思玉對商業並不是很精通,不過她認為對方說的有道理——公司掌門都換了,貨物的品控很可能出現問題。
而且免費的東西,對她的誘惑還是很大的,這是女人的天性——有免費試用的東西,為什麼不去試一試呢?
但是梁思玉也清楚,她可以在商品供應的比例上做主——只要有理由就行,可是讓沒有經過稽核的商品入選,這個責任就比較重大了。
所以她想找別人合計一下這個事,但是居然誰都沒興趣攙乎。
說起來也有意思,在目前買方市場的供需結構中,不管是什麼樣的群體,只要是涉及採購的,都是肥差,可是在洛華,這倒是一項煩人的事情。
說到底,華夏幣終究趕不上靈石,貪圖點凡俗的財物,卻失去了修煉的資格,傻的嗎?
而且洛華的人都不缺錢,多的不說,財務自由基本都做到了——像高強的戰友安何駿,基本沒有外快,來了洛華不到兩年,只賺了五十來萬,但是在這裡他根本沒有花錢的地方。
他可能離開洛華嗎?根本不可能,那這五十多萬就是實落的,吃穿都不用操心不說,沒有意外的話,洛華根本不可能倒閉,他這也相當於是實現財務自由了。
反正樑思玉身為採購的負責人,居然找不到人來商量,於是就找到了上一任負責人李詩詩,說這種情況該怎麼辦?
李詩詩給出的答案是:你別理他們說什麼,繼續執行既定政策就好,到時候真的質量和供貨跟不上,你再換一家也不遲。
洛華的商品採購流程,其實已經相當成熟了,任何商品最少都有兩家供貨商,一家供貨商出問題了,讓另一家臨時擴大生產就好。
然後在這個過程中,再引入第三家,不緊不慢地實現替換。
李詩詩對這一套其實也不是很熟,不過她終究是見識過這些的,她能坐穩大總管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