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例子?適應環境是什麼?”
“哦,這個是說在什麼地方什麼條件下用,機器需要動力,就可以分為...水力風力人力電力等等......”
李建國畫了個表格:“就是在用這種組合來做設計方案。其實很多發明在生活中都有原型了。”
“比如說有個東西叫離心機,在很多地方都用得著,但有時我們不用太高轉速,有時就要用很高的,然後還有分為什麼動力,有時候沒電,那就得有手動的,這東西可以有手動的,就是用繩子,現在孩子們玩的那種拉哨,拿瓶蓋打兩個眼,繩子一穿,拉起來轉速非常高......”
“拉哨?”
“那個我知道,當離心機用?”
“可以分離少量的物質,實驗室裡頭做實驗,有時就是用一點點就可以了,比如說驗血什麼的,可以省不少裝置!李家捐的那個實驗室,一臺離心機少的上千美元,貴的要上萬美元!”
“這個很有意義!”周正盯著李建國畫出來的表格點頭。
“他說,我們整理出規律,我們這麼多人,群眾的智慧是無窮的,但要管理和引導,還要有適當的鼓勵。像發明人,那就得給貢獻和獎勵,當然現在也有,不過他說那個不夠,......”
“不夠?”
“嗯,我們是不夠,但國外那種他覺得也不合適,我們得有自己的新辦法,是這樣......”
李建國在紙上又寫了幾句:“總體來說,這些必須是國家統一管理和應用,包括這些人才,都得進入國家的人才庫,這些都是重要資源......”
看看三人:“這個人才庫可以解決現在的很多問題,比如現在已經成立的私營企業,可以這麼管理,一個是把人才吸納到我們新的管理工作崗位上來,第二就是當作補充,但要嚴格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