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糾紛,衝突自然便少。
這一條,裘知縣以為可行,他認為遼東諸般糾紛定是漢民恃多凌少,恃強凌弱的結果,倘能如遼撫這般施政,那漢民又豈敢擅自生事。
這是德政,是好事啊。
其餘諸項建議,看著也都是很好。
如,遼撫提出,一旦遼東發生災荒,則遼東地方官府要積極為女真、蒙古各族提供物資進行賑濟,使之感大明恩德。
又若各族之間有了糾紛,則大明要以公正立場為他們化解,使各部落之間儘量和平相處。
又建議,要竭盡所能為女真、蒙古各族提供貿易上的方便,甚至可以透過賞賜的方式給予各族經濟上鉅額資助。
歸結起來就是,各族有了錢,能吃飽肚子,誰會鬧事呢。
與其朝廷耗盡無數錢糧、人力平叛,不如直接給錢得了,能省多少事呢。
裘知縣心想換他做遼撫,怕也想不到這些好法子。
可見魏公公那怒氣沖天的樣子,還說人家遼撫該殺,裘知縣哪敢表露心跡。
魏公公真是恨啊!
他知道自己無法阻止張濤亂來,人家是遼東巡撫,鳥都不鳥他這太監的。可笑他還讓陳默打點關係,指望這位新上來的遼東巡撫能按自己想法做些事呢。
當務之急,也就是盡人事了。
公公讓裘知縣取來筆墨,趴在知縣的案桌上就開始提筆給萬曆的題本了。
裘知縣不過小小縣令,可沒有給皇帝上書的權利,甚至他的奏疏都達不到通政司,所以瞧著魏公公給皇帝上題本,也蠻好奇的。
隨著一行行字顯在紙上,裘知縣卻是看的發愣也心驚:這魏公公怎麼盡把實話告訴皇帝呢。
公公這一回是真的改了本性,他一句也沒瞞皇爺。
有關魏國公徐弘基煽動南都勳臣聯手攻擊自己的事,魏公公一五一十的跟萬曆說了。
在哪打的仗,怎麼打的,繳獲多少,俘虜的貴人是按什麼價要他們出錢贖……事無鉅細,全都說了。並表示這些“贖銀”他都將解運京師,遞進內庫由皇爺處置。
一大通老實話的最後,則是一句不著調,和上面所說完全無關的話。
“臣近日看邸報…”
公公高度讚賞了新任遼撫張大人的施政方向,認為其所提出來的種種制度都是合理合情的,但不妨再加一條“蓄髮易冠”制。
“臣以為,蓄髮易冠,實為國朝雅政……”
落筆之後,公公按上了印,然後呸了一口。
這一口唾沫不偏不倚的落在了裘知縣臉上。
..........
感謝不了大貴人,就感謝下小貴人風鈴陶、無妄道長、呀呀啦咯呸啲三位的20元打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