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八百三十一章 魏良臣的投名狀

求的情,知殺不得郭正域,但也不甘心,便藉口郭有嫌疑,讓東廠將郭正域關於牢中,不得釋放。

這一點,陳矩倒是給了沈一貫面子,只要人不弄死,他也能向東宮交待。

與此同時,時任禮部尚書的沈鯉也在想辦法營救郭正域。他將此事告知了漕撫李三才,希望李三才能夠出面調解。

李三才任漕撫多年,威望很重,乃督撫重臣,沈一貫固為首輔,也須賣李三才面子。且沈一貫對李三才也頗為看重,若李三才出面,此事倒有轉機。

接到沈鯉書信後,李三才立即寫了一封信給沈一貫,信寫的很是巧妙,先替郭正域剖白,指郭對沈並無成見,在楚王一事上是就事論事,絕非和沈一貫有私仇。

沈一貫讀信後,考慮到東宮一心營救郭正域,他未必就能置郭於死地,且司禮秉筆陳炬也不同意處死郭,倘若他沈一貫堅持置郭於死地,他日東宮登基後,必無他沈一貫好下場,司禮監那邊怕也有些麻煩,因而,便放過郭正域。

此事便告一段落,沈一貫的浙黨和東林黨沒有因此事大打出手,雙方明面上的關係還是不錯的。

導致浙黨和東林徹底翻臉的導火索還是內閣之爭——即二沈之爭。

沈一貫對沈鯉。

因閣臣出缺,而沈鯉在朝臣中很有人緣,廷推閣臣時,吏部將其列為首推之人。

時東林黨勢大,出了不少重臣,科道勢力也極大,沈一貫擔心東林出身的沈鯉入閣後會取代自己,打壓浙黨,所以便想阻止沈鯉入閣。

他思來想去,明著阻止肯定不行的。廷推乃是聖意,也是合法程式,公然否決沈鯉入閣資格,無疑是和滿朝文武做對,單他浙黨之力,實是做不來的。

於是,沈一貫給李三才寫了封信,信中稱歸德公(沈鯉)來,內閣必有相爭,於國事不利。你李三才和沈鯉是一黨之人,不如你給出個主意,看看這事如何化解。

表面看來,沈一貫把李三才視作自家人,在向他諮詢對策,實際上沈是想借李三才之口,傳話給沈鯉,暗示內閣存在殺機,迫使沈鯉知難而退,不入內閣。

李三才精明過人,豈不知沈一貫心思?

但沈鯉入閣於東林是一大利好,這種事他李三才盼都盼不來,如何會阻止。所以他並沒有如沈一貫所願阻止沈鯉入閣,而是催促沈鯉儘早上任,這樣有沈鯉在內閣為釘子,就能打破沈一貫浙黨一統天下的局面。

但李三才還是要給沈一貫回信的。

這封信中,他極力稱讚沈鯉為人忠厚,不會奪他人之美,更不會給沈一貫造成麻煩,以旁觀者的角度勸說沈一貫當與沈鯉同心同德,以社稷為重。

讀了李三才的信,沈一貫自是知道李三才的打的什麼主意,從此便不再與李三才聯絡,將這漕撫視為小人。

果如沈一貫所料,沈鯉入閣之後立即和他發生了正面衝突。

事情是由礦稅問題引起的。

蘇州發生民變,以葛成為首的蘇州織工,因反對稅使孫隆加徵稅銀,開始遊街,幷包圍了稅署,打死了織造衙門稅使數人,嚇得織造太監孫隆越牆逃走。從此只敢呆在杭州,再也不敢往蘇州一步。

事情報上來後,萬曆自是憤怒,同時也是不安。因為自他廣派礦監稅使以來,各地確是多有民變逐殺礦監稅使,可江南卻從來沒有發生過。且江南織造稅收頗多,經此民變,只怕稅收會大減,影響內庫收入。

萬曆便下諭內閣,問閣臣有何良策。

沈一貫對皇帝的心意十分了解,清楚這位皇帝是不可能停罷礦稅的,當年皇帝突然下旨要罷礦稅,結果天一亮又反悔,就是他四明相公沒能堅持,遂使撤礦一事成為泡影。當時的司禮太監氣的指著他鼻子大罵,此事也是他心中耿耿於懷的事。但他也明白,就算他不交還旨意,皇帝也不可能真的就罷了礦監稅使。

所以他思量半天,提出“包稅包礦”的辦法,即責成各省官員,按礦監稅使核定的數目包徵稅銀。或將稅收指標一次性下發民間,由當地摺合成銀子上繳。

如此做法,既能使皇帝的內庫稅收不減,也可以減輕地方壓力。因為包稅具體落實下去,地方官府和富戶並不會因此多交稅,最終增稅的還是普通百姓。

萬曆覺得這個辦法不錯,可是沈鯉當場就反駁說首輔提出的這個辦法換湯不換藥。

沈鯉認為眼下要緊的不是變換收稅方式,而是要將遍佈全國各地的礦監稅使全部撤回,以息國人之怒,使百姓安居樂業。

萬曆一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