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誰做皇帝,無論誰來當督師、經略,最後實際駐守及指揮遼東軍隊的都是李成梁一系的將領。
包括日後的吳三桂。
長期駐守必然導致地方利益崛起,從李成梁的養寇自重到祖大壽坐觀客軍覆沒,及至吳三桂“開門請兵”,無一不是建立在保護自身利益基礎上的。
良臣沒有見到祖大壽,聽祖承訓說他這兒子如今二十一歲,在靖東營任守備。
對待這位從京裡過來接倭的魏公公,祖承訓態度十分恭敬,事事都給予方便。
其實,這也是應有之義。
李成梁歸京養老註定李家這一系的將領都是人人自危,李如梅遼東總兵一職由麻貴取代之後,祖承訓這遼東副總兵的壓力更是可想而知。
祖承訓很擔心楊鎬也將自己撤換,因而對楊鎬頗是有些巴結。表現在最近不管遼東巡撫衙門有什麼公文差遣,他都小心對待。能幹成八分,他定要幹到十分,唯恐給藉口給楊鎬罷免於他。
接收移交降倭這件事,祖承訓裡外安排得讓良臣十分滿意。
在山海關住了一天後,四百六十名降倭終是在遼東都司派遣的兵馬押送下,出現在關門之下。
撥來這批降倭有良臣當舍人徵召時的老部下,如第二軍的的旗奉行山本幸二、兵糧奉行安國寺、獨眼龍久木等。
成員也從原先的第一軍和第二軍增至第三軍、第四軍,一個個都是魏福記的股東蔣方印親自選出來的,看著都是精銳。
拿著花名冊,要小田和真田還有原飛虎兵的大島等人去接收,良臣則和祖承訓在那閒聊。
“不知魏公公要這些降倭做什麼?”祖承訓對此實是有些不解。
良臣笑了笑,然後正色告訴祖承訓,這些降倭是他的衛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