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這個李世民和長孫無忌都來了興趣。
李世民開口道:“詳細的說說,三年的時間大唐的海運如何發展如此迅速。”
“父皇,東海州目前計劃要建設四個大型船塢,規模至少是滄州船塢一個接別的,到時候三年內至少能夠加工出四艘寶船,再加上沿海的船塢,到時候大唐的寶川可能會多大十多艘,到時候海運將達到空前的能力。”李承乾道。
“東海州要建設四處船塢,這是元善的計劃?”李世民問道。
“是的,不僅如此到時候東海州將會成為,大唐的工廠,現在的造紙作坊,水泥工坊,磚窯工坊,在東海州全都開始建設了,水泥工坊,磚窯都已經投產,建設速度很快,兒臣很看好東海州的經濟發展,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人口太少了,簡直了發展。”李承乾說道。
李世民聽著,東海州的情況他很瞭解,當初可是他讓唐儉遷移百姓的,長安的百姓被送過去的很少,因為守著長安不願意離開,大部分選擇遷徙的都是中原地區的百姓。
從李承乾說的話來看,東海州在他們眼中就是一個很賺錢的地方,怪不得太子都動心了。
不過涉及到皇子們的事情就不是小事,不能夠立即答應,再說李治遇刺的風波還沒有平息,朝堂之上揣測情況的人太多了,這個時候把東海州交給李承乾實為不妥。
在這個時候,房玄齡求見。
進了御書房,便說道:“陛下,吐蕃方面遣人過來送信,他們希望能夠讓藍國公到吐谷渾負責商貿區的建設。”
元善現在在東海州哪裡能夠回來,他離開了東海州誰來建設。
李世民,當即問道:“玄齡以為如何,吐蕃不會是打什麼歪主意吧。”
房玄齡思索後說道:“陛下,臣以為應該不會,但涉及到兩國的貿易問題,還真是需要藍國公坐鎮,免得大唐在這個事情上吃虧。”
李世民對長孫無忌說道:“無忌你以為呢。”
“陛下,臣以為讓藍國公去蘭州主持大局並無不可,現在兩國戰事評定,雙方最大的依仗就是互惠互利,藍國公可從來不是一個吃虧的人,相信能夠維護好大唐的利益,但是東海州的事情將交給誰負責呢?”長孫無忌說道。
李世民發現在經濟建設上竟然找不到可用之人,看向長孫無忌意思很明顯。
可是長孫無忌當沒有看見,略作思索狀。
李世民又看向房玄齡。
“陛下,其實兩地建設並不衝突,都有經發部主導就好。”房玄齡道。
“恩,說的很有道理,朕只要看到結果就好了。”李世民說道。
元善要是在場絕對會黑臉的,與扶桑的物資補給銀錢花費都是他籌來的,現在後續的攤子都成他的事情了,建設好是分內的事情,建設不好那就要被治罪,這活還讓不讓人幹了。
……
一個月之後東海州都護府內,元善接到了李世民的旨意,對著眾人說道:“哈哈,咱們終於能夠回去了,收拾東西將事情全都交給經發部的預備官員,再有若是誰想要留下的可以留任。”
話一出口,杜千羽立即說道:“前身希望現在咱們就回家去。”
綵衣無所謂的樣子,反正在她心中元善在哪,她就在哪。
薛仁貴立即道:“老師,我可不想招待著待這了,天天巡查治安真是無聊的要死。”
燕北擺弄著菸袋說道:“老爺,我想要回去。”
一眾人全都不想在這待了,只不過這態度實在是太乾脆了,完全不用考慮,東海州他自以為建設的挺好的。
高表仁其實也想回去,可是元家的人離開可以,他確實不行,要是都護府主事走了,那這裡就真的沒管事的了。
田遠的驍龍號沒有離開,知道元善要離開他們主動負責運輸,出來幾個月了是時候回到滄州去補充一些必要物資,尉遲敬德,周儒等將領只能眼氣,他們手握兵馬可不能隨意離開。
尤其是尉遲敬德,現在可是兵馬一把手,手上掌管著五萬精兵。
商人們聽說元善要回內陸,紛紛過來送行,他們不會離開,東海州上建設的一切可都是他們未來的收益,交代了一番,高表仁暫代東洲島一切事物,其它的事情全都由經發部進行監督實施。
元善坐在船上,都:“老子怎麼就成了一個勞碌命呢,這來來回回的坐船實在是太暈了,等回去就讓元家工坊製造飛機。”
元善打定主意,杜千羽在他的旁邊說道:“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