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0章 密謀。

夜貓子進宅的感覺!因為勾結造反之人罪名是很大的,東宮敢冒這種天下之大不諱和他聯絡,那得到的利益在哪始終是他無法想明白的事情。

而站在楊存的角度,很多事情看似蹊蹺,但其實是一目瞭然。東宮費了這麼大的心血,冒著這種天大的風險和苗族勾結,無非也是希望有外力牽制著天下的兵權,為皇太孫的九五之位多上一重的保險。

畢竟夾雜在定王和容王的中間,皇太孫一派最弱的始終是兵權這一項。若是按常理推論的話,手握十萬雙極旗大軍的楊術自然是最好的拉攏物件,楊家在軍界乃至天下都是聲望頗高,只要舉旗支援的話那東宮即使不說高枕無憂,但起碼在兵權上可以與定王一斗不落下風。

容王的勢力主要來自朝堂,有溫遲良那樣的老狐狸張牙舞爪,在這點上倒是不懼怕容王的發難。唯有鎮守東北的定王最是棘手,他手握十萬大軍不說,在軍內威望甚高,門生舊部也滿天下。倘若他真的舉兵而起的話,那你趙沁禮再名正言順手裡沒兵也沒用。

皇太孫為人跋扈荒唐,即使是未來儲君之尊,但單以行而論的話極是卑下,除了那個投胎好的血統外幾乎沒能力和他人競爭!楊術的性子又高傲,時時刻刻想的都是楊家的尊嚴,要他以一臣子的身份去向趙沁禮靠攏的話,於理雖合,但他卻是嗤之以鼻不願有那獻媚之勢。

拉攏楊術不成,溫家頓時成了熱鍋上的螞蟻!在這時候把已經家道中落的師家抬了出來,師俊雖然做了兵部尚書,可對於真正有戰力的大軍他也不一定調動得了,所以說溫家這一手看似很高,實際上來說效用也不是很大。

因為定王一心要反的話,不可能指望他肯聽兵部乃至皇帝的號令!到時候大軍兵臨城下,一個空有頭銜的兵部尚書有什麼用,即使能調動其他的衛所前來擒王,但那些零散的衛所匆忙集結又怎麼可能是定王東北大營的對手。

更何況,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師俊哪怕是命各地總兵集軍勤王,恐怕也是有不服之眾!定王在軍中那麼多年的威望已經根深蒂固了,各地軍中他的人馬也是不少,那麼多年培植起來的勢力絕不是師俊這臨時抱佛腳的兵部尚書所能撼動的。

所以說拉攏師家是無奈之舉,效果比不得拉攏到握有兵權又有影響力的楊家。無奈是皇太孫行有所失德,楊術有些不屑於與他為伍,這才搞得東宮焦頭爛額的,選擇了抬出家道中落的師家。

而選擇與苗家勾搭,理由倒是很簡單,那就是可以利用苗家的起事牽制一下定王外圍的兵力。楊存這些都看得明白,可唯一想不通的就是眼下的情況有那麼急切麼,竟然要溫凝若這個東宮之主親自來江南與一逆賊相商,未免是有些小題大作了。

更何況,皇太孫登基以後龍椅一但穩住了,到時候肯定會回過頭來收拾起事的西南各族,秋後算帳這事朝廷幹得不少!你都在那邊造反得那麼高興,當皇帝的哪會容你肉中刺一樣的歡騰著,即使曾經有過協議,但到時翻臉不認人你也無可奈何。

歷史就是個人盡可夫的小姑娘,想怎麼打扮就怎麼打扮!只要你獲得了勝利,那歌功聳德之事有的是人幹,自古以來什麼都缺就是不缺那些迎合上鋒,溜鬚拍馬之人。這些人筆下一生花,就道是皇太孫登基後鎮壓西南暴亂,鬼才記得他上位之前還拉攏過你。

楊存想到這,不由深深的看了龍池一眼。這貨不傻,但也不是玩弄權術的人,這點小道理他應該會懂,但絕對不會懂得這麼透徹。眼下和東宮合作對苗家來說不算好事,想來他們得到的利益並不多,但卻是在這場爭鬥中被當成了槍使,到時候不管誰坐上龍椅,都容不得曾經起事的西南各族這樣鬧下去。“你怎麼打算?”想到這,楊存感覺他們還是可憐的,不處於權利的中心,除了利用價值以外,對於上位者來說是隨時可以拋棄的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