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計帶著一大票的傷員回了宮,搜尋的任務最終無果,整個京城挖地三尺找不到人不說,最後在眾目睽睽之下大被高手竟然被鎮王動了私刑,這於他來說簡直是顏面無存。
此次傷殘的大內高手有數十,不過都是其他宮內的人馬。畢竟羅計比較信任自己的手下,所以出宮搜尋的時候都是自己的心腹之人帶隊,東宮嫡系的人馬那時全都在其他地方搜尋並沒受多少的損傷,這也算不幸中的萬幸。
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溫凝若當上太后羅計自然是雞犬升天,所以他的人馬幾乎統領了大內高手和侍衛,所以這次的慘敗中溫凝若的嫡系人馬事實上受到的傷害並不多。
鎮王在眾目睽睽之下將奉了太后旨意的大內高手打殘,如此兇悍的做風著實讓京城上下為之譁然,不少人都紛紛沉吟,猜測著鎮王此舉要表達是什麼意思?
難道一直保持中立的鎮王要反水了,要知道他可是有十萬大軍在手,一但他心生反意立刻就可以兵臨城下。可畢竟這年頭講究個師出有名,若不投靠其他的皇家勢力就起兵的話,那就是徹頭徹尾的叛逆了。
先是金殿上楊家被辱是百官之末,後有鎮王將皇命在身的大內高手打殘,皇家因為一個莫名其妙的疏忽已與鎮王交惡?不少人都感覺一陣的毛骨悚然,難不成定容二王還沒動手的時候,鎮王這個異姓就要先發難了?
京城上下一時譁然,要知道楊家可是遊離於皇族內鬥之外最大的勢力,一王三公的勢力可絕不容小覷。甚至可以說楊家之勢比起任何一派也不差,在這個關鍵的時候新皇得罪楊家絕不是一個明智之舉,因為新一朝的江山可一點都不鞏固。
出了這樣的大事皇宮內靜悄悄的,不管溫家,太后,新皇,任何人都沒對鎮王的逾越之舉做出反應。大內高手們回了宮以後也沒半點的訊息,氣氛一時沉默得有些嚇人,彷彿什麼都沒發生過一樣。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怎麼回事,眼下新皇是不忍也得忍了,別說他這時候將大內高手打傷,就是再逾越一點打死幾個大臣又如何。在這時新皇敢於降罪鎮王麼?答案那是否定的,有一個定王在東北虎視耽耽,這時哪怕是心裡再恨新皇都必須打落牙齒往肚子裡吞,哪怕是鎮王之舉實是不臣但也不能在這時候將他治罪。(更新最快最穩定)
百官心裡一時明鏡,鎮王此舉確實是在洩憤,畢竟第一武家受此羞辱他不做出點反應也難以對憤恨不平的楊家麾下有所交代。而私刑大內高手看似小打小鬧,但在節理上卻是極端的不臣不敬,或許他也是吃定了皇家不敢再在這敏感的當口上追究。
新皇吃了虧沒有聲張,鎮王出了氣也沒有高調,這時雙方默契的保持沉默,旁人自然也不會自找沒趣,當然都當這事沒發生過一樣。
事發的第二日,新皇的第一道正式的聖旨直下鎮王府,並無他意只是火急火撩的請鎮王上朝,因為西北烽煙越發的濃郁,契丹已經有很多的狼兵部眾殺過了邊界。楊家是第一武家,眼下的鎮王也是朝廷第一武王,戰事要起之時怎麼可能沒楊家的份。
這聖旨一時在朝堂上鬧得是沸沸揚揚,要知道在這樣的前提之下,這道聖旨幾乎是示弱的表現。百官們心裡一下就琢磨透了,這肯定是溫遲良的手筆,老傢伙知道眼下鎮王的地位所以不想和他鬧得太僵。
新皇嘛,也只能呵呵了,這會最要面子的主吃了那麼大的虧不幹些糊塗事都算不錯了,又怎麼可能會去向鎮王示好。溫遲良這是在給鎮王一個臺階下,畢竟這事再僵持下去對誰都沒好處,皇家先示以弱態雖然有失威嚴但也無可厚非,畢竟眼下的江山可一點都不牢固,新皇帝可沒那種為了至高無上而傲視一切的資本。
百官們心裡瞭然,次日都想看一下事態的發展是怎麼樣。
次日的朝堂上,百官分別羅列而站。龍椅之上的趙沁禮陰沉著臉明顯悶悶不樂,眉頭一皺沉默不言還頗有幾分的風範,這倒是讓百官們嘖嘖稱奇。不過有心人一想也明白了,畢竟新官上任都得三把火,這新皇帝一當還得向一異姓王示弱,一向要強的皇太孫又怎麼可能平心靜氣的隱忍下來。
進良不在了,取而代之的是原本東宮的一個太監頭子,他此時顯得有幾分壓抑不住的興奮,但還是咳了一下一臉嚴肅的上前宣道:“西北再加急報,甘陝半壁盡已淪陷,現契丹左王部軍馬已兵臨城下,臣劉從義無能,居馴服之位卻保不住大華疆域,唯有戰死以報國恩。”
半壁?朝堂上眾臣頓時心頭一顫,稍微懂點行道的都知道這戰敗的奏摺延路來京都會往輕了說,前段時間總兵已經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