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沁禮想是這麼想不過嘴上還是得繼續安撫著:“子明儘管放心,師大人為我朝廷披風上陣保大華安寧,師家歷來就是忠烈之門,他重傷加身朕也是痛心疾首,朕明日就命人開齋祈福,向上蒼祈求師大人能身體安健。(更新最快最穩定)”
說到這的時候或許趙沁禮覺得光是臺詞還達不到聲情並茂的境界,於是乎又馬上擺出一臉的痛苦惋惜之色,還哎了一聲又說了幾句師大人乃國之忠烈之類的話以表達自己明君惜賢臣的境界。
說白了,人家和溫寶一樣也玩的是感覺,這時候估計恨不能師俊一死給他來個舉國大喪以表自己愛惜臣子的拳拳之心。
百官們瞬間翻了一下白眼,心想皇上您書讀得不多就不要亂說了,有些詞用得不當很容易讓人誤解好不好,而且看您這表情哪像是什麼痛心疾首,簡直已經到了痛失賢良的程度了。
表情浮誇略顯做作,肢體語言的表演也有些過頭,您就保持剛才拍馬屁的時候那種自然而又隨合的狀態即可,否則的話像現在這樣演繹僵硬而又失實,很容易讓人想歪好不好。
“子明代父謝恩了。”師子明依舊不冷不熱,即使是青色少年但說話淡定從容可看不出半點受**若驚。
少年如此,榮辱不驚,實在難得啊。
溫家的爪牙們一看心裡捏了一把汗,看樣子這師子明可不是好糊弄的毛頭小子,老溫這下是棋差一著了,費盡心機除掉師俊可明顯人家的兒子和他爹一樣不好對付啊,老溫千算萬算恐怕就算不到這一點。
溫家的爪牙們一時都滿面肅然的沉吟著,這時老溫要是知道他們心裡的想法沒準得吐血三升而死。
或許是師子明的態度不冷不熱讓趙沁禮覺得沒趣,例行公事般的說了幾句後他立刻打了個哈欠使了一下眼色,一旁的司禮太監立刻上前一步,拉開聖旨開始宣讀起來。
聖旨上的內容自然是先歌頌了師俊血戰起王斬其首級的功勞,玩弄了一些虛詞以後馬上進入了主題,那就是這顆起王的人頭會為師家帶來什麼,要知道眼下的朝廷師家可是排名第二的實權派,手握重兵到了老溫都十分倚重的地步。
誰心裡都清楚未來的日子裡與定王肯定有一場惡戰,禁軍有護衛京城之責,除非到了萬不得以的地步應該不會與定王的大軍正面交鋒,百年武家師家到那時候肯定擔任著剿滅定王的重責,所以在師俊倒下的這時候皇上勢必恩**師家以安其心。
百官們頓時來了精神,紛紛在等待老溫做何決定,又或者說是抱著看熱鬧的心態想看老溫捅了人家一刀又給人傢什麼好果子吃。
百年師家其實只受賜過一位國公,而且還不是家主師俊這一脈世襲,這位國公連名號是什麼都沒人記得。
他們那一脈似乎是住在山東那一帶,天長日久的因為人丁單薄又沒什麼人傑能撐得住門面,不行武也不行,導致這原本該最有地位的一脈淡出了人面的視線。
可以說這師家國公一脈已經徹底被人們遺忘,安居山東領著朝廷的俸祿過著太平的日子,其閒散的程度著實是讓人唏噓,那種生於安逸的人你一看絕對聯想不到赫赫有名的師家。
反觀留在京城的這一脈旁支百年來倒是人傑備出,沒多久就將一盤散沙一樣的師家凝聚起來,其他旁支各脈紛紛投奔,聚攏人心後隱隱重振了師家的旗號又是另起爐灶,取而代之成了真正的師家代言人。
師家一公,楊家一王三公,相比之下著實是寒酸得要命,這百年老二的身份其實不冤。
不過客觀的因素是現在的師家是重新萌芽起來的,身居京城自然沒那麼多建功立業的機會,所以眼下的師家有這等勢力已經不錯了,師俊這一脈的才能確實值得讚許,若不是他們異軍突起的話恐怕師家這個百年武家已經被歲月洗禮,從此在大華銷聲匿跡了。
“著,賜兵部尚書師俊世襲一等國公之銜,朕感念師大人有勇有謀,忠君愛國之德須昭告天下公之四海,特賜師俊盛字為號,盛者,雄武也,望師大人早日康復保我大華疆土安寧。”
太監念得口乾舌燥的,接下來賞賜的東西一大堆,不過最主要的是還是英國公這個銜。
百官們倒沒怎麼詫異,按師俊的地位和勢力其實早該有國公之位了,這次他力斬起王的人頭又身負重傷。這時才賜封國公是順理成章不過有些慢了,只是這朝堂上的事哪怕是無關緊要的小事也有值得琢磨的地方。
老溫這看似陰狠的傢伙,還不知不覺替小皇帝玩了一把帝王心術。
這盛國公的帽子若是老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