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能當上皇帝,原因在於出身好。他本人是一位皇親,是漢元帝的皇后王政君的侄子,算是“內戚”了。
漢朝的內戚干預朝政的很多,但像王莽這樣玩出了大動靜的,僅此一例。
他一開始,還不是個惡人(後來也不見得就是)。因為王政君性格軟弱、不受寵,所以王莽的背景也不是很硬。
在當小官的時候,王莽清廉簡樸,禮賢下士,贏得了知識分子的好感。他還常把自己的俸祿分給門客和窮人,甚至賣掉馬車接濟窮人,這又贏得了廣大群眾的愛戴。
他的兒子殺死家奴,他就逼迫兒子自殺。“大義滅親”能動真格的,當然也得到了輿論的好評。
漢元帝死後,王莽的姑姑王政君成了皇太后,在連續死了兩個年輕的皇帝之後,終於有機會控制了朝政。王莽這才借了光,出任大司馬,還兼管著軍事。
大概就從這時候起,王莽開始有了很大的野心。他扶立了漢平帝,得到朝野的擁戴,都認為他是周公那樣無私的偉人。後來,他又被加了“安漢公”的爵位和“宰衡”的爵號,權勢無人可比。
到了這個地步,一個人就是想做好人也不可能了。人的慾望,都是被已經到手的好處給催大的,得到的越多,野心越大。
四年後,王莽下手了,毒死了漢平帝,立了一個年僅兩歲的娃娃為皇太子,自己代天子管理朝政,稱“假皇帝”或“攝皇帝”。
又過了四年,王莽正式稱帝,改國號為“新”,終於把漢高祖劉邦開創的西漢王朝給“咔嚓”了!
王莽這個巧取來的皇帝,可不是白當的。他一上臺,就開始復古改制,要向周朝學習,實現遠古盛世的偉大理想。
他的改革變法,主要可歸納為三點:
一、把全國土地改為“王田”,不準買賣。每個不足八個男人的家庭,使用的田不得超過一井,超過部分必須分給九族鄰里,原來沒有田的人可以免費受田。
二、把大戶人家的奴婢稱為“私屬”,不準買賣;
三、評定物價,改革幣制。
這些改革,乍一看都是好事,且大多是替老百姓著想的,可是一旦實行起來,問題就大了。
土地改制和禁買奴婢,觸犯了貴族豪強的利益,一開始就沒法實行。你想,讓人家把土地分給別人,又不讓人家把幹活的奴婢賣掉,那他們留著奴婢幹什麼?而且弱勢群體也表示反對——你不讓我賣身當奴婢,不是斷了我的一條活路?
只有第三件涉及財政金融的改革,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了。
為什麼這個改革就比較順呢,因為貴族、官僚可以從中撈好處。
比如,評定物價的權力掌握在貴族和官僚手裡,他們正好利用職權投機、貪汙、勒索,倒黴的還是老百姓。
再一個,就是我們後面要詳細談的幣制改革。
這個改革,用簡單的話來概括,就是——錢的形制越改越複雜,錢的分量越改越小,錢的“面額”越改越大。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五篇 理想主義者王莽的貨幣幻術(2)
這裡面的實質是什麼?我想不用說大家都知道了,就是無形之中減損老百姓的財產性收入。
此外,王莽對內對外都惹了一些亂子,他屢次更改官制與官名,不斷挑起對對匈奴和其他民族的戰爭,這都加重了政治混亂和社會的經濟負擔。這下子不但豪強不高興,連農民也被沉重的賦稅給壓毛了!到天鳳四年(公元17年),終於爆發了綠林、赤眉大起義。
後來,綠林軍越鬧越大,攻入了長安。在最後的混亂中,王莽被一個仇恨他的普通商人所殺。新朝也就此被“咔嚓”掉了,壽命才15年多一點。
《漢書》上把王莽列為“逆臣”,後世對他的評價也不高。直到現代,才有人出來替他翻案,胡適的看法就是一個代表,他說:“王莽是中國第一位社會主義者。”
名人的看問題的角度畢竟與常人不同。胡適認為,王莽的改革也有好的,就是“土地國有、均產、廢奴”三大政策;這是要建立古代的社會主義烏托邦。
王莽是不是要搞烏托邦,不是咱們在這兒能說清楚的事。
他在金融改革上的超常想象力,才是咱們要注意的。
正因為有他的敢想敢幹,中國貨幣史上才有了空前百花齊放的一頁!
他創造了人類史上最複雜的幣制
王莽的政治經濟改革,有的還可以理解。他是一個虔誠的儒家理想主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