踱來踱去的唐寧突然停下了腳步,緩緩吟道:“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相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小女生肯定不喜歡杜工部現實主義的詩作,那還有什麼比浪漫的李白的詩作更能打動小姑娘的?
從唐寧開口的第一句,明月就淪陷了,不只是明月淪陷了,就連蕭十二也沉浸在了這首詩的情景裡。
這首詩一下子擊中了明月和蕭十二的內心。
蕭十二本就是一個孤兒,雖然拜入劍閣,有師兄師嫂們照拂,但是在花間月下的時候,是不是也曾感到無相親?
而明月雖然有名揚天下的高手老爹,但是老爹卻沉醉於劍道之中,自幼失母的明月,又如何不會感到孤獨?
唐寧飲完這首詩之後,回頭便看到明月和蕭十二全都怔怔的坐在那裡。對於詩仙的大作,唐寧自然極為自信,而且這首詩本身也是他極為喜歡的,要不然他也背不下來,大抵是因為他也是一個孤獨的人。
無論是前世還是今生,他都是一個孤獨的人。小竹院裡一片寂靜,明月和蕭十二陷入了詩的意境之中,唐寧能看的出來,他們倆也都是孤獨的人。
就連唐寧也受到了氣氛的感染,怔怔的坐在那裡出神,不過倒也沒覺得難受,因為李白的詩即便是孤獨也是浪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