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2章 練兵之法

沒有人能想到,禮部尚書錢易之被迫致仕只是因為錢明達罵了唐寧一句狗雜種,引得皇帝龍顏大怒。

京裡頭上到皇子公主,下到官員百姓全都猜測不已,但是卻沒有人能猜到真正的原因。

無論是誰都覺得,唐寧一個小小的指揮同知扳不倒禮部尚書,這裡面一定有別的原因。

當然他們也能感覺的出來,唐寧確實深得聖心,他確實毫無根基,但是從某種方面來說他又有根基,因為聖眷也是一種根基。

當然,對於真正的朝中大佬顯貴來說,即便是唐寧深得聖心,但是他仍然年紀尚輕,官位不顯,所以在京裡還掀不起多大浪花來。扳倒禮部尚書只是適逢其會罷了,他距離位高權重的朝廷重臣仍然十分遙遠。

不止是別人這樣認為,唐寧也是這樣認為的。他並沒有因為禮部尚書上書致仕而變得飄飄然。

他知道自己沒有扳倒禮部尚書的分量,甚至公主府都不可能為他扳倒禮部尚書。

他不知道的是,要扳倒禮部尚書,即便是寧陽公主也不容易做到。畢竟公主雖然高貴但是也很難干政。

所以唐寧思慮良久的結論就是,皇帝肯定早就看那錢易之不順眼了,正好借他這個由頭逼迫錢易之致仕。

想明白之後的唐寧對皇帝充滿了怨念,你說你要逼迫錢易之致仕就不能另找個由頭嗎?

禮部尚書啊,多少門生故舊啊!錢易之的那麼門生故舊還不都得把他當仇人?皇帝這不是坑人嘛!

唐寧還不知道錢易之和大皇子的關係,還不知道自己牽扯進了儲位之爭的風波之中,要不然的話非得跳腳大罵不可。

即便是如此唐寧也覺得皇帝就是在坑他,他終於體會到了伴君如伴虎的感覺。

位高權重如禮部尚書,莫名其妙就被趕的滾蛋了,而且他這個新進武狀元,莫名其妙就被皇帝笑呵呵的坑了。

好在唐寧一直都抱著幹不下去就去浪跡天涯的念頭,所以雖然有些憤憤,但煩惱來的快去的也快。

煩惱剛去幸福就隨之而來,公主府的大管家登門了,帶著好幾輛馬車,禮物在院子裡擺開看起來十分壯觀,禮品單子那麼老長,看的唐寧心花怒放。

公主府就是公主府,果然出手大方。雖然小屁孩十分臭屁,但是現在的唐寧對公主府的觀感大為改觀。

雖然是公主府的大管家,但是人家卻沒有絲毫傲氣的模樣,只是一個勁的道謝。

唐寧謙虛一番,推辭一番,最後大管家還是堅持將禮物留下,千恩萬謝的離開了。

對於滿院子的禮物,唐寧也沒有矯情,坦然收下了。別說公主府了,就是在小鎮上,救了人家落水的孩子,人家也會提上好酒買上禮物專程道謝。

不過,讓唐寧意外的是除了禮物之外竟然還有下人,沒有貌美的丫鬟,其實是幾房人家,男的門房護院,女的廚房漿洗,還有半大小子可以做小廝跑腿。

公主府確實貼心,唐寧也確實需要這些,畢竟他如今住著好大的宅子,也有官身,卻仍然只有他和慶伯兩個人,每日只是打掃庭院就夠忙的。

但是真正讓唐寧意外的還是一張請柬,娟秀的字跡還帶著絲絲幽香。想必就是公主府的那位小屁孩的姐姐了。

前面是些感謝的話,唐寧略過不看,直接看向了後面。詩會?竟然是邀請他參加公主府舉辦的詩會。

為什麼會邀請自己參加詩會呢?肯定是因為林嵐將自己的那半首詞拋了出去,所以才邀請自己參加詩會。

但是唐寧知道自己肚子裡的墨水,若是去了少不了作詩填詞,這個他哪裡能行?

況且,堂堂公主府何等尊貴,公主府組織的詩會邀請的都是什麼人不用想也知道。

想他唐寧不過是一個出身鄉野的小小指揮同知,去參加詩會肯定被人認為是個削尖了腦袋往上鑽營的土包子。

更何況,人家公主府說不定只是客氣一下,自己去了誰都不認識,想想都覺得尷尬,所以這詩會不去也罷。

唐寧將請柬詩會的事拋在一邊,開始思索秋狩的事。說是秋狩其實是演武,是皇帝為了避免京畿大軍懈怠而激勵將士的舉措。

既然已經確定不會棄官而去了,那自然要重視起來,因為皇帝說的沒錯,很多人都在盯著他看呢,如是他表現的很差勁,那可就丟臉丟大發了。

唐寧對兵法並非一無所知,唐寧在小鎮的私塾讀過,那位私塾的老先生頗有學識,不只是教四書五經,還涉及了很多東西,兵法韜略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