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公自然有很多渠道來知曉國公府裡面發生的事情,只是有些事情他不願意追究,睜一隻眼閉隻眼也就過去了,畢竟依靠他現在的地位,掌控好前線的軍隊才是最好的。
建文皇帝朱允炆信任他是因為他們祖上的關係當然更重要的是如今他能夠在平叛戰爭中發揮巨大的作用,甚至是在編練新軍中也有一席之地,可這並不代表皇帝就能不斷的忍受他們家裡內部出問題。
禍起蕭牆,這個道理很多人還是明白的,所以有些時候該把公的還是要把控,嚴肅處理也是一種處理。
四少爺徐增壽,老老實實的去祠堂跪著。
就算是跟以往的他不一樣,現在他也選擇了這樣,畢竟大哥的威嚴還是有的,從小到大,除了父親,最怕的就是大哥。
大哥如今兵權在手,在前線積攢的軍威越來越重,稍微一點氣勢就讓他喘不過氣來,他心裡有一些疑問,為什麼大哥到了前線這麼久,居然已經上這麼大的殺氣,這到底是殺了多少人?
不過有些事情疑問歸疑問,沒有必要糾結,到底對於他們來講,兄弟倆到底有什麼隔閡都已經不重要了,有些事情參與到了皇權爭奪,就變得撲朔迷離起來。
不過現如今,這樣的處理是最好的,畢竟如果陛下不追究的話,這些事情自然是得過且過了。
國公府的祠堂供奉的是先王爺徐達。
四少爺徐增壽老老實實的跪在那裡。
魏國公徐輝祖,叫走了了其他人,一個人走了進去,恭恭敬敬地按照禮節給他的父親上了一炷香。
看著父親的畫像,魏國公徐輝祖百感交集,曾經他在想,也許當年父親也是不願意的吧,不過事情已經到了這個地步,不願意又有什麼樣了,就好比曾經父親也做過兩難的選擇。
現在他也到了那個十字路口。
“恨我嗎?”
祠堂裡只剩下兩個人呼吸的聲音,不知道過了多久,魏國公徐輝祖這樣問了一句。
雖然沒有指名道姓,但是徐增壽知道是問他的。
“之前恨過,現在不恨了,之前我是有些責怪你為什麼要那樣做,其實我們心裡都清楚,姐夫坐這個位置是最好的,可是你老是固執,不聽大家勸。”
“不知道大姐聽到你這句話會不會感到高興,父親如果在天有靈會不會,大罵,你這個不孝子?”
魏國公徐輝祖臉色不變,似乎早已猜到了這個答案,對於他的四弟多少還是瞭解的,雖然大家都知道他是個紈絝子弟,可是他心裡都清楚,如果不是大哥繼承了爵位,如果不是父親當年疏於管教,他又怎麼會成為那個樣子?只是他真的是紈絝子弟嗎?別人不知道,魏國公徐輝祖還是知道的。
自己的四弟還是有能力的,只是有些時候想法不一樣。
“他們都是太祖高皇帝的子孫,姐夫也可以坐上那個位置,我認為我的選擇沒有錯。”
四少爺徐增壽沒有抬頭看他的大哥,兩人並排著,一人跪著,一人站著,但是卻說出了彼此最新的心聲。
“錯不錯,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輸了不是嗎?”
魏國公徐輝祖嘆了一口氣,看著自己的師弟有一些難受,他們也不想這樣,或者說他更不想這樣,因為他知道都是太祖高皇帝的子孫,為了那個位置拼的你死我活,甚至是影響了大部分的百姓的生活,這本來就不是他們該做的。
有時候他甚至會在想,父親在世,一定會比他做得更好,甚至是直接讓姐夫都沒有起兵的機會。
“是啊,成王敗寇,你說的對,錯不錯,不重要,可是我雖然不恨你,並不代表我就認為姐夫沒有那個能力坐上那個位置。事情已經到這一步了,你今天的懲罰我也認了,所以講那麼多也沒有用,雖然我沒有去看過大姐和姐夫,但是我知道他們過得並不好,但也不差,總算那小子還有點良心。”
雖然沒有指名道姓,但是他們兄弟倆都清楚建文皇帝朱允文在這件事情上到底是做的對還是錯,與他們無關,那是皇帝的主意,可是有些時候,親情還是比較重要的,作為臣子,必須要忠心於陛下,忠心於帝國,作為家人,又不能讓親人受到傷害,正因為兩個人都是這麼想的,所以才會引發現如今這樣的情況。
“說吧,你是怎麼打算的?”
“還能怎麼打算,我早就預料到會有這一天了,大不了老死京師唄,國公府家大業大,想必還餓不死我這一個廢人。”
說起來像是一句氣話,可是這就是事實,就算是他如今還掛著左都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