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因為那些年輕人還看不到如今他所面臨的局面,更重要的是那些年輕人最終會被陛下賞識。
朝堂喜用年輕人是一個顯而易見的趨勢,那就是這些年輕人敢做敢拼,甚至是願意用自己的能力做出一些突破。
但是對於很多人來講,這樣的事情並不會一直髮生。
兵部尚書齊泰的事情也並不輕鬆,這一段時間,他帶領著手下人不斷的檢查全國各地衛所的情況,對於那些未來可能或者是即將要實行軍銜制度的地方進行檢測。
這份工作也並不輕鬆,畢竟人數太多,而且現如今又沒有一些便捷的方式,只能依靠人工來手寫那些資料,進而對那些資料進行稽核,甚至還要派專人去下面抽查那些資料是不是正確的。
雖然可以與以前的資料對比。
但是畢竟已經隔了這麼久了,這一次也比較慎重,所以還需要從頭再來。
雖然不需要什麼事情,都他來親自親為,但是監督和抽查,也是有必要的,朝廷現在可以說花費了很大的精力,在軍事方面,作為兵部尚書,他必須要把控著最嚴格的一關,都督府他沒有辦法去幹涉,但是隻要是透過他這邊的,目前還在他這邊管轄的,他就必須要做好。
建文皇帝朱允文很是忙碌,但這些大臣們也並不輕鬆,兵部尚書齊泰一也感覺到了,可能會出現一些事情,畢竟北方新軍那邊不斷的申請物資,甚至是連炮彈都弄了不少。
這些嚴格保護的物資,現在如果聚集起來的話,恐怕都能夠發動一場大的戰爭了。
但是因為沒有具體的訊息傳出來,誰也不敢把自己的猜測說出來,雖然有些人隱隱約約感覺到了會出事情。
方中愈還是和往常一樣,不斷的完善著各種計劃,時不時找人去討論一番,甚至還親自去農田裡和那些農夫們談論一下,畢竟他們需要更快的生產出更加多的糧食。
理論歸理論,實際歸實際,方中愈知曉的很多年,在這個時候根本就實行不起來,因為沒有化肥,沒有技術,沒有轉基因這些都只能說是一句空話。
就算是他能夠安排一些事情,也只能慢慢的去做。
或者說只能透過自己的努力把這些東西記下來,留待後人去開發目前來說大明的技術明顯是做不到那些的,至於以後能不能發展起來,科技還要很久很久的時間。
但這絲毫不影響他能做的事情,朝廷現在所做的事情也很簡單,因為每個部門都在按部就班的發展著,如果他們出現了什麼問題,自然有專人負責。
因為有這樣的政策,所以並不害怕,也不擔心,遲早都會發生的。
方孝孺的理論研究越來越發達,強勢了,但是知識沒有形成一整套完整的理論,總覺得了在哪些地方差了些什麼。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