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事實總是那麼的困難,對於很多人來說,知道和不知道是兩回事。
但是如果知道了還不選擇接受,那就是蠢。
建文皇帝朱允文是知道的。
方中愈說的是事實,那就是如果一個外封的王爺,他的後代透過自己的努力,打進了大明本土,那隻能說明大明皇室早已經,腐爛的根子裡,根本就沒有能力維護這麼大的統治。
大明帝國不應該是這個樣子的。
大明帝國也不應該受到這樣的劫難。
建文皇帝朱允文雖然有些不滿意,但是卻沒有辦法用其他的理由來說服自己,所以只能在罵完方中愈之後,立馬停下來。
因為他知道自己如果罵方中愈這件事情是不成立的。
“陛下,如果真的到了那麼一天也不會怎樣,畢竟他們仍然是朱氏子孫,是太祖高皇帝的後人。”
方中愈看著建文皇帝朱允文的臉『色』這樣說道,其實這樣說是冒很大的風險。
那些確確實實是太祖高皇帝的自尊,但不一定是他的子孫啊。
所以如果建文皇帝朱允文心裡不夠寬敞的話,這就是一個大的問題,這個話很明顯,會為方中愈帶來禍患的。
“算了算了,那都是以後的事情了,朕只希望能夠做好自己手中的事,你這個事情和他們都討論討論吧,朕想看到一個明確的方案之後再做決定,朕也相信你會為朕考慮的,所以儘快吧。”
到了最後,建文皇帝朱允文還是妥協了,他知道方中愈說的是有道理的,而且這件事情對於大明帝國來說是一件好事,對於朱氏皇族而說更是一件好事,如果有一天,本土的大明皇族無法再維持統治,外封海外的大明皇族還可以回來。
“臣謝陛下,這件事情臣會抓緊時間考慮的,以最快的速度做好。”
方中愈這是表態了,沒有辦法,既然已經想把這件事情做好,就要抓緊時間做。
朝廷裡還沒有相關的風聲傳出來,這段時間大家主要是準備海軍的成立,還有海上貿易的即將進行。
朝廷現在要做的就是集中他們的力量,現目前已經改變了現狀,那就是大家不會在偷偷『摸』『摸』的在後面做事情了,反而是什麼事情都擺到檯面上來。
建文皇帝朱允文和那些勳貴們,他們所掌握的力量大體有多少都民間還是知道的,雖然不知道具體的資訊,但皇室與勳貴們參與了是事實。
百姓們對此倒沒有太大的反應,因為他們知道,就算是朝廷不這樣做,也輪不到他們,既然現如今能夠讓更多的人參與,自然也就挺好的啦。
他們想要的就是過好日子,朝廷現在所做的事情已經讓他們漸漸的有更多的糧食吃,更多的事情可以做。
除了他們本身的勞作以外,朝廷現在修橋築路都需要人,所以他們去工地上幹活,也能一天掙不少銀錢了,還能管兩頓飯。
所以從來沒有人發現,現如今朝廷的辦事效率越來越快,甚至是工地上的執行也比以前安穩得多。
工部尚書鄭賜這一段時間一直在不斷的『操』勞,到處察看工地。
現在他身旁的人都感覺到,原來事情還可以這樣做,以前他們麻木的,相信老百姓們不會自願的為他們幹活,都是他們強『逼』著,但是如今卻發現這些老百姓們只要給他們東西,只要能讓他們在這件事情上看到希望,他們都非常的願意做這樣的事情。
這也歸功於中愈,還有大明報對整件事情的宣傳,那就是修了路了,是大家走的東西,也是大家可以把家裡的東西從這裡運出去的。
這倒是個事實,因為老百姓們也發現,從他們門前修了橋之後,自己再也不用趟水過河,孩子們也不會,因為失足落水而失去生命。
大家都能看到整個事情出現之後所發生的改變,所以每個人多少都認為那樣的事情是對他們有好處的。
“大人,真是沒有想到啊,咱們現在的工程居然進展得如此之快,以前也沒有意識到,老百姓們居然會這麼熱情。”
跟在工部尚書鄭賜身邊的官員,基本上都是他的親信,這一段時間跟著他跑了無數個工地,當然還有工部學院。
“你呀,只看到了表面,沒看清楚這背後的意思,現如今是朝廷在出錢,他們只用出力,就可以給自己村子裡修一條特別大的馬路,甚至是一座他們可能一輩子都修不完的橋,朝廷現在也在幫他們做了,你說這樣的事情放在你身上,你會不出力不幫忙嗎?再退一步說,這沿線的村鎮,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