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大,大約10到16歲,因各地情況不一樣,所以分佈不是特別的均勻,北方各府縣要多一些,南方反而更加輕鬆一些,當然這只是一個大概的資料。”
駙馬梅殷回來了,這也是他首先做的事情。
他來這裡也是因為要按照朝廷的旨意,將北方的新軍繼續擴建。
之前編練的幾斤,現在都已經可以獨立成軍了,當然還需要跟他的配輔助軍隊,而不是像現在這樣,有些單獨。
統兵大將當然還是要用之前那些在戰場活下來的將領,更重要的是下面的軍官。
新編練的新軍沒有采用衛所制的世襲,不管是什麼,都需要依靠軍功來獲得。
那些實習的軍官們現在也有新的考核方法在考核著他們,如果他們能夠堅持下去貨的事情,如果不能堅持下去,沒有辦法得到那些東西。
但是總不能讓那些小兵們去送死吧,當然,官員太少,這也是正常不過的事情,畢竟新軍成長得太快了,但是對於軍官的培養還需要實踐,這些經驗可不是說簡簡單單可以得到的。
“武學之事朝廷既然已經恢復一年多了,但是目前看來效果並不是很好,以老夫之見還不如把這些事完全交於大都督府來做。”
大將軍盛庸也回來了。
按照他的想法,並不畢竟不瞭解前線的具體情況,讓他們來制定決策還是較慢,如果能有大都督府全權做主的話,恐怕能做很多事情。
按照之前他們商量的,其實駙馬爺梅殷,也是這麼個想法,但是考慮到建皇帝朱允炆也考慮到兵部現如今所掌握的事情,他還有些糾結,畢竟如果真的他們這樣做了,可能影響的不是一點兩點,而是很多種方面。
“這個資料朕也看到了,不過北方各府的人數多,南方的人數少,雖然說各地的風俗民情不一樣,但是年輕人那麼多,還是要讓他們多練練體魄的。”
“陛下說的是隻是,既然要擴建北方的軍隊,那麼基層軍官是必須的,現在還需要想個辦法。”
駙馬想到,非常的簡單,其實之前對於他們來講,基層軍官能從士兵挑選也是可以的,但是現如今朝廷要有新的想法,要讓更多的年輕人,把軍隊的素質提高,不得不依靠那些從學院裡出來的人。
“其實這件事情也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皇家軍事學院的一期生,現如今理論知識也學得差不多了,無非是差一些經驗,沒有過戰場和過戰場的不一樣,這些證都知道,可是相於其他新入學的學生來說,他們確確實實已經強了不少,如果你們同意的話,這一期的一期生可以借你們使用,當然要透過你們的考核,如果考核透過的話,讓他們再留軍繼續發展,如果不透過的話再打回學院。”
建皇帝朱允炆之前也考慮到過這方面的問題,所以今天索『性』把這件事情說出來,他沒有去徵求方愈的意見,因為這件事情他自己能做主,而且按照愈之前所做的方法,除非也是差不多這樣子,畢竟學生兵也不是不能用。
在場的六部尚書和都督府的將軍們,雖然有些不太滿意,但還是隻能點點頭,因為太過於著急了,不過這樣也好,把架子搭起來,對於大家都好。
建六年會不會打仗,沒有人說得清楚,但建五年,北方軍團的動作還是挺多的。
建六年會不會對外作戰?那麼總是會惹人注意的。
但是一個大兵團的軍隊轉變不可能那麼簡簡單單的說組建組建起來的,不說這些,新兵訓練還有裝備糧草,林林總總的想要打造一支精兵,最起碼的時間恐怕要五六個月。
也是說,現在朝廷的決議已經縮短了很長的時間,但是軍隊的磨合,士兵與這些學生兵的磨合更需要時間。
所以磨磨蹭蹭可能一年過去了。
北方軍團也只是一個模板,後面各地將要怎樣改變,他們又能獲取怎樣的利益,還有待說明。
“陛下,全國各地蒙學,鄉學,雖然逐步推進體育課,方便學生鍛鍊體能,但是,陛下您也知道,這對於糧食的消耗是特別大的,各地府縣,雖然只承擔一部分,但有的府縣難以承擔,所以這件事情朝廷還需要多做考慮。”
“這件事情早點提議程吧,不過大家也知道,錦衣衛派出去了不少人,在南洋各地尋找高產的糧食作物,朕已經聽他們說尋到了不少好東西,不久將會在山西陝西,各地試驗種植,雖然可能還要花費不少的時間,但那是咱們現在所能用到的最好的辦法。當然,這都需要時間。目前的話還是加大各地的糧食產量吧。實在不行,定出個章程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