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0675章 蓬勃發展看今朝

維持天子的神秘性,不再是現如今百姓們的追求,他們更願意看到一個貼近民生的君王,而不是那種神神秘秘高高在上的君王,那樣的話會讓他們沒有歸屬感。

雖然皇室與他們的距離還很遠,但是如果皇帝願意貼近百姓,願意站在百姓的立場上考慮問題,或者說希望能夠敦促官員跟百姓們獲得更大的交流,這樣的帝王是他們願意支援的。

建文皇帝非常滿意他們的推薦,所以在那之後立馬就下令讓國子監和翰林院那邊,加快速度研究這樣的理論,甚至是希望能夠儘快的形成一套有用的綱領。

之前朝廷頒佈的發展計劃只不過是一種具體性的一個牽引,而如今上升到理論的話,那就是聖旨。

就是說就算是以後那些官員們可能離開這個執政地方之後,接任的官員們也會按照朝廷的法度來做這樣的事情。

建文皇帝朱允炆非常清楚這裡面所帶來的影響,所以他必須儘快的將這件事情推行下去。

這也是他之前一直做的事情,方中愈告訴他的那些理論,現如今都被他用的很好,很好,以前的帝王心術,現在已經完完全全滿足不了了,整個大明帝國的發展。

帝國是不斷發展的,而且很可能會向外擴張,方中愈隱隱約約的感覺到了之前,他對於建文皇帝朱允炆的引導是成功的。

因為站在他的角度上來說,見到一個強大而且領土無比龐大的大明帝國,是非常重要,重要的。

而且這個國家必須要有充足的人口,否則的話,就算是有這麼大的疆土,也是守不住的,所以這也是之前他強力的推行鼓勵生育政策,那就是所有的人,只要能夠養得起,就一定要生。

自己養不起的話,朝廷撥錢也要讓他們養得起。

商業的發展帶來了經濟的流通,這也是不斷存在的。

雖然有些人看不起商人,但是大家心裡都清楚,只要商人能夠買地買大量的土地,他們的身份也會不斷的變化,最後甚至是變成士紳,現如今進入皇家軍事學院學習,或者是其他部門開辦的學院學習,都能夠給家族的成分帶來變化,也就是說沒有人會再去以老眼光看待那些家庭。

雖然有些人的思想不可改變,但是隻要有人在做,有人得到了發展,那麼就會影響更多的人,這也是朝廷廣而宣傳的緣故,只要有更多人知道,現如今朝廷的變化,有更多人知道百姓們的生活,因為朝廷的政策而得到的變化,也就是說,如果有人給你提供了一條船,那麼你坐上了這條船總比自己在路上走,要快得多。

所以緊緊的抓住這條船,然後在這條船上找一個好的位置才是最重要的。

因為其他的方面別人會替你想好,你就算是沒有救生衣,也會有人給你提供一種保障。

生活在這一切就變得簡單化了,百姓們更願意按照朝廷的意思,不僅僅在田地裡辛苦勞作,而且還要從商人手中購買商品。

把自己所生產的糧食賣出去。

也就是說,朝廷正在一步步引導商業正常化,有規律化。

而不是很散亂的,將這些事情做得亂七八糟,廖氏兄弟的貨棧和整個郵寄線路的鋪設讓他們獲得了更大的利潤,當然對於地方經濟也有一定的發展,那就是一些偏遠的地方,他們生產的很好的特產卻賣不出去。

但是如今廖氏兄弟的貨棧正在不斷的擴張,工部的建築隊也在跟著他們。

只要有他們存在的地方,工部的工作隊都在不斷的勘測進行道路的繪製。

以後只要條件滿足了,那裡將會不斷的建起大的公路。

這個道理也是非常的簡單,因為要想富,先修路,這樣的宣傳口號已經在不斷的傳播了地方,士紳和府縣都會不斷的配合。

沒有人不希望自己的政績得到上面的肯定,所以當他們沒有辦法把權力伸向金錢的時候,就只能不斷的透過做更大的政績,讓上面賞識他們,進而提拔他們。

所以廖氏兄弟,工部和地方縣府的合作就展開了。

工部可以出技術,地方縣府五出雜役勞工。

這樣的話,大家分工合作,很快就能將一條條的大道建立起來,也就是山路百姓們可以將自己的東西賣出去,外面的人可以將自己的東西賣進來。

各地的風俗和官方的執行力度雖然不一樣,但是大家有一點是相同。

那就是官員們都是需要政績的,在新的考核法出來之後,他們必須要滿足朝廷的要求。

不然的話,自己的升遷是有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