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願意管。
他只想做好自己手中的事。
如今他的一舉一動都影響著大明朝廷很大的方向。
所以還有很多事情等著他去做。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不僅僅是因為他們有著各種各樣的想法,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朝廷在做著這樣的事情。
朝廷,現在就好像提供了一個風口,讓更多的人跟著這個風口再往上走。
這個時候就要看個人的機遇與努力了。
努力不一定能夠獲得很多東西,但是不努力,一定得不到。
因為之前關注的那幾位書生。
他們目前都比較懶散,但是還沒有崩潰。
錦衣衛的人把他們帶過來了。
最開始的幾天,他們什麼都不能做。
吃的喝的都是錦衣衛這邊的人送過來的。
限制他們的自由,但不限制他們自由討論的權利。
最開始的時候,他們還聊著天,畢竟他們都是朋友。
就算之前不熟悉,這幾天也熟悉了,但是沒有人搭理他們。
所以隱約約內心還是有些焦急的,再加上時間越來越長,他們也就越焦急了。
也看出來了其實就是個牢房。
他們心裡都在想。
到底是什麼人?
敢在京師裡對他們動手。
也有心思靈活的人猜到了。
只是他沒有告訴其他人,也不敢說。
在並不知道他的意思的時候,他們都沒有張口討論的都是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
時間越久,每個人的焦慮都增加了起來。
在這樣一個封閉的環境裡,總是會讓人害怕的。
當然,每個人的心裡素質是不一樣的,所以有的人特別焦慮,而有的人只是稍微焦慮,還有的人比較淡定。
後來的幾天有人給他們送來的東西。
是一些報紙,還有一些他們從來沒有見過的東西,那些知識可以說是為他們展開了,另一扇大門。
看著手上的那些東西,那些之前猜到了是誰做的事情之後,心裡就越發敞亮了。
應該就是他確定無疑了。
猜測都是很簡單的,有理有據的猜測那就是要靠本事的。
觀察入微就是這麼個情況。
“楊兄,怎麼樣?有想法了嗎?”
一位書生翻看了錦衣衛送過來的東西,那些東西是他們之前沒有見過的,翻來覆去總是那些東西,雖然他有一些驚奇,但是他知道這些東西他不懂。
因為之前他沒怎麼關注過。
上面寫的是一些方中愈認為很簡單的。
數學計算式。
物理公式。
還有化學公式。
還有等等,,,,,
沒辦法,方中愈現在能想起來的東西有很多,但是要讓他一個人把這所有的東西都總結出來,還有些困難,所以他才想了這麼一個辦法。
下面還附著了一些題目。
當然是沒有答案的。
建文數字其實這些人都不陌生,因為之前朝廷在大力宣揚,國子監也把這件事作為共重中之重,再考核。
所以他們還是認識那些數字的。
“沒什麼想法,多看看,少說話,咱們在現在還算安穩,既然他們沒有動手,就說明咱們沒有生命危險,只要認認真真做事就行了。”
被稱作楊兄的人一直都在紙上寫寫畫畫。
他對這些是很感興趣的。
其實在之前他也從大明報和遜志報上陸陸續續的看過那些東西,但是沒有像如今這麼深刻。
那一本本不同於現如今的知識的體系,讓他很是痴迷。
方中愈知道的很清楚,畢竟皇權太過強大,這個時候百姓們或者說那些讀書人修行的都是四書五經。
目的就是為了考重科舉,然後去朝廷做官。
也正是因為這樣才把他們壓抑了太久,讓他們沒有辦法去撇開頭腦,想別的東西。
如果說方中愈告訴其他人,這些東西是他透過刻苦學習,得來的。
其他人肯定不會信,因為在他們眼中方中愈表現的就像是先天而來的智慧一樣。
那是其他人所不具備的,畢竟這些東西從來沒有人聽說過,也沒有人接觸過方中愈所拿出來的東西讓很多人都驚歎。
他們相信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