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還是需要一種信任。
這是發展,是每一個人都會做的事情,如今這些事情都在被簡單的快速的讓更多人知道。
皇家軍事學院的大操場,建文皇帝朱允文和中愈還在看著那些學子,看著他們正在陽光下快速的奔跑。
剛剛的那一番對話無疑是不成功的,因為方中愈根本沒有說服建文皇帝朱允文。
也是這麼久以來,建文皇帝朱允文第一次出現了遲疑。
是的,對於他來說,從來沒有想過會跟中愈相處到如此地步,而如今這種問題似乎出現了。
朝中的大臣現在各自的忙碌,已經很久沒跟建文皇帝朱允文討論大政方針的事情了,因為按照之前他們的構想,現如今各部門首先要完成各自部門的改革推廣後來才能集中力量,把大家的力量集中起來,做一些其他的事情。
所以現如今,中愈和建文皇帝朱允文談論的最多的就是他們該怎樣把這種改變擴大化,然後將改變帶來的好處綜合起來,讓整個大明的國力更上升一步。
只是這樣的事情似乎看起來簡單,但是做起來卻特別的困難。
方中愈看著建文皇帝朱允炆其實他心裡也嘆了一口氣,沒想到建文皇帝朱允文在這個時候卻選擇了職業,不過他也能夠理解,畢竟那有可能威脅到他的皇權,威脅到他的地位。
太祖高皇帝傳下來的基業,差一點就在他的手裡敗光了,如今雖然它支援方,中愈進行一系列不斷的改革,但是並不代表他就會親手將大明埋葬,所以現如今他有這樣的擔憂也是正常的。
“陛下成這些也只是構想,就算現在達不到以後等大明的國力逐漸上升,陛下如果能夠看到一個愈發強大的大明,自然會希望這些事情慢慢做的還可以把這些東西都留在錦衣衛,當然也會寫成奏摺呈遞給陛下,等陛下什麼時候願意做了,再慢慢的推動。”
這也是方舟一所做出的退步,對於他來講,當他完全沒有能力控制到這些東西的時候,雖然是希望他能夠緩慢的發展,但是隻要在發展,就意味著那些事情總有一天都會拿上議程的。
所以現在他就好像給予了建文皇帝朱允文一個放鬆的機會,這個臺階必然物件,既然他選擇了堅持,方中愈自然,也要給建文皇帝朱允文面子。
“你呀你有些時候正現在都不知道你到底哪句話是真,哪句話是假,其實在你內心深處,還是希望朕立馬推廣你說的這些,只不過真不敢打賭,之前賭的已經夠大了,如今再如果這樣做的話,恐怕傷及的會更多。更重要的一點也是你當初告訴我的,鞭長莫及,如果現如今朝廷沒辦法掌控地方的話,這些政策能夠實行多少,恐怕帶來的麻煩將會更多,所以除非等到朝廷能夠完完全全控制地方,甚至是有能力為更多人提供更好的生活時,朕也許會考慮讓你的計劃快速的推進。”
金融皇帝朱允文看著眼前的那一部分學子,又看著在一旁盯著她的中愈。
心裡想的卻是其他的事情,也許中愈是對的,但是他卻不能做。
在之前,他一門心思想要削去各大藩王的王爵,甚至是不惜與燕王朱棣兵戎相見,但最後事實告訴他,有些事情不是想當然就可以的。
雖然最後朝廷獲得成功,但是卻也給如今的朝廷帶來的麻煩,別看現在朝廷轟轟烈烈的在幹著大事情,但是暗地裡潛藏的危機也不少個大藩王,雖然如今真正的潛伏了下來,也就是說沒有明確的違抗中央的旨意,但是後期如果朝廷出現一丁點的風險,那麼將帶來的恐怕是滅頂之災。
這一點是建文皇帝朱允文不願意看到的,或者說他不能拿太祖高皇帝留下的江山冒險。
慶幸的是各地的藩王,如今表現還不錯,甚至是連遠在邊疆的幾位曬網,現如今也不斷的拍著兵馬相考勤,傳遞資訊,告訴他們各地邊疆的情況。
錦衣衛也在不斷的擴大,皇帝朱允文預設中愈做這些事情。
這也很正常,畢竟是天子親衛,有些事他們來做,比其他人做要好。
建文皇帝朱允文能相信的也只有他們,雖然那些勳貴們也值得信任,但是畢竟是做臣子的,有些東西跟家臣還是不一樣的。
“臣謝陛下。臣一定會盡快努力,讓陛下能夠儘快看到各項事情的進展,隨之將這些計劃推廣下去,如今朝廷缺人缺糧,雖然咱們不斷的採取的措施在應對這些情況,但是具體的情況還沒有統計出來的時候,一切都有不可預見的問題,所以現如今穩打穩紮也是很重要的,必須要有這個心就行了,臣志希望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