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很多人都是這樣來形容封建社會所帶來的問題。
但是那畢竟是一個時代的侷限性,老百姓們在那個時候不僅僅沒有受到朝廷的重視,他們自己也沒有辦法獲取太多的東西,再加上畢竟是農耕國家,還得填飽肚子為主。
任何時候,老百姓還是要有一塊地的,不管這塊地是他自己的還是幫別人種的,但至少要給他留著能養活自己吃的糧食,否則的話,那將會是大患,流民這件事情在任何一個時代都將是一種不可能存在的東西。因為只要他一出現,那就意味著這個國家的基層已經出現了很大的問題,可能很多人在這個時候都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如果那些有野心的人稍微做一些小動作的話,恐怕所造成的危害將不是一小點,甚至可能直接危及到整個帝國的安全。
土地兼併是最後每個王朝所面臨的最嚴重的情況,但是因為統治階級的緣故,很多人都沒有辦法去獲取足夠的糧食,甚至是連地租都交不上,所以百姓們還是那樣的辛苦,辛苦,一年到頭恐怕都快養不活家裡人,所以才會造成最後的問題甚至是顛覆整個國家。
最開始的時候,一些問題都是些小問題,但是到最後那些小問題都變成了大問題,甚至是一發不可收拾,幾點起來的力量,甚至是憤怒,都會成為最後的大爆發。
如今大明朝廷看起來發展的還不錯,當然只是看起來,畢竟內部施行的政策困難重重,就算是方中愈也給他們帶來了一些想法,也沒有辦法解決時代的侷限性畢竟這裡還是600年前的世界是一片還未待開發的土地。
有時候他想過無數種方法,想要將一些未來的理論帶到這裡來,但是久而久之卻發現,有些辦法在這裡根本根本就行不通,或者對於他來說太過想當然,你是沒有有這樣的思想,沒辦法得到其他人的共鳴,也就沒有辦法獲得支援,現在老百姓們想得最多的就是,吃喝填飽肚子,填飽肚子之後還得考慮孩子受教育的情況。
所以目前他正在組織,讓更多的人,更多的百姓們接受教育,就算是能夠寫自己的名字也好啊,至少知道他們家的名字,他自己的名字該怎麼寫?
文化傳承是一個最重要的過程,因為那樣可以讓百姓們知道,讓後代們知道,曾經他們的祖先,他們的父輩祖輩到底是怎樣生活的。
這是一個時代應該做的事,沒有人可以忽略,也沒有辦法去忽略,所以,如今因為印刷行業協會的存在,讓更多的書籍得以向百姓們散發。
不管是需要他們買還是他們自發的送給那些人,只要是能夠傳播文化的都可以。
傳統美德應該繼承和發揚,鳳姐畢竟這裡有異族統治過,所以如今中原文化還是遭到一些破壞的。所以這項工程是浩大的,不是普通人,或者是隨隨便便就可以做成功的,雖然他們現在付出了不少的努力,但是與真正的文化傳承,相傳還是差距很大的。
所以就算是大明報和大公報附屬的那些人在積極做著這些事情,依然沒有辦法改變很多的狀況。
這不是一個人的事情,也不是一個部門的事情,更不是一些團體的事情,這幾乎是所有在大明統治下的百姓,所應該做的事情,雖然他們在這片土地上生活,也許他們並不懂得太多的道理,但是他們都應該知曉,大明帝國才是他們頭頂上的屏障,沒有國是不會有家的。
驅除韃虜不僅僅是一句口號,而是實打實的那些士兵們用雪拼命得來的。
他們驗證過,他們努力過,他們拋頭顱,他們灑熱血,他們在那個年代用了命去換回的如今的生活。
沒有誰會去懷疑些什麼,也許他們在見到那樣的事蹟之後,會發出一些噓聲,或者暗地裡和咒罵,那些人太笨,怎麼那麼蠢呢。
但是當真正的那樣的事情來臨的時候,他會發現,衝上去的仍然是那些人。
不在意的人太多太多了,但在意的人也不少。
環境能夠解決很多的問題,如今大明的環境就已經發生了變化。
朝堂之上,各部門的紛爭已經很少了,當然並不是沒有他們的紛爭,大多還是因為利益的風格,如今各部門都在忙著做自己的事情,內部也在不斷的分化職能,越來越明細。
他們心裡很清楚,自從方中愈去見了幾位監察御史,後來御史臺的也就是督察院的權力變得越來越大。
在建文皇帝朱允文的支援下,都長安的權力如今已經到了頂峰。
他們可以運用手中的權力,在天下各處巡查,甚至是已經遠遠的超過了吏部的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