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也就是驛站如今可是幫了他們不少的忙,當然這是給他們分子的。
所以他們不需要在各地都需要大量的擴建倉庫,只要藉助一站就可以,所以大明的驛站如今都在統一風格,那就是多大規模的一戰都將會得到一筆錢,然後進行休整。
這也是方中愈之前和廖氏兄弟商量定的事情,當然也給建文皇帝朱允文打好招呼了,對於建文皇帝朱允文來說,他們願意出錢幫朝廷把驛站進行改修裝扮,那自然是好的,他能省下一大筆錢了,所以也就答應了,如今這項活動正在大明的土地上快速的進行著。
想想以後可能獲得的利潤,方中愈便非常的激動。
其他人不知道將會帶來什麼樣的利益,但是他多少是可以知道的,那些東西都是好東西呀,南來北往,互通有無才是最重要的,敝帚自珍,藏著好東西不給別人那有什麼用?
“既然如此,那就按照你的意思做吧,不過具體的方案還需要你們共同討論一下,朕需要一份完整的計劃,就是哪個部門負責什麼,最終會佔據多少的利潤?前期投資要多少這些都要明確,而且大明水師的管轄權依然歸兵部和大都督府這一點是不能改變的。”
建文帝朱允炆說出了他的意見,在他心目中這一切都是必須的,而且對於方中愈來講,他並不擔心中愈的錦衣衛會對大明水師造成多大的影響,但是他知道有些東西還是不能給其他大臣太多的藉口,畢竟這個時候他都給方中愈,一份權力,可能就會讓方中愈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所以提前就把話說清楚。
這是最能夠幫助到兩方的。
建文皇帝朱允文知道,對於其他人來講,這可以是一份功勞,以後也將會是一個分成賺錢的好機會,但是對於他來講,他要保持大明的安定與穩定就算是賺錢,也不應該犧牲大明的穩定,所以他必須要把這些事情都考慮的很清楚。
“陛下,臣一定會和諸位大臣多多商量的,然後與諸位大人拿出一個合理的方案,解決這件事情。”
對於建文皇帝,朱允文這樣的打算,方中愈並不在乎,他要的只是大明水師聽話,就算是歸兵部和大都督府管轄也沒有問題,因為他知道,在關鍵的時刻,那些人還是會聽方中愈和錦衣衛的。
憑錦衣衛的本事要想掌控大明水師,很容易,只是如今組建一個新的公司還需要時間,而且還要考慮其中的佔比。
方中愈不是來給朝廷找麻煩的,也不是想給諸位大臣造成太多的啊,權利分割,他現在只想完完全全的做好這件事情。
在北方的新軍還沒有正式額展現出戰鬥力之前,他只能保持北方的穩定,也就是說之前他那一次試探,已經幫助如今的大明軍隊積攢了不少的經驗,試探了虛實,但是對於南方海疆的事情,他現在說不準,所以只能慢慢的依靠手下人去打聽,現如今他想主辦海上貿易公司,也正是因為這個道理,為後期的海上貿易做準備。
正因為他有這個清晰的認識,所以事情才會一直這樣穩定的發展,而對於其他人來講,他們並沒有這個認識,他們現在的認識還比較淺薄,甚至是根本就沒有,所以還需要一段時間去沉澱。
再加上各個部門,如今都想分一杯羹,分錢也是是要拿成本的。
總不能啥都不幹,就憑一句話就分以後未來可能存在的大利潤吧,所以他們肯定是需要一個具體的談判的。
整個建文朝廷如今所做的事情就是這樣一個事情。
大明的朝廷變換的就是如此之快,想不到正在舉行皇家軍事學院學生選拔的時候,朝廷又做出了這麼一個重大的決定,而這個決定在以後的時間段將影響著整個大明,影響著整個大明百姓。
很多人的命運在這一刻被改變,但是他們不知道的是改變他們命運的,只不過是因為方中愈這個人突然一時性起的一個想法。
如果不是琉球人,如果不是倭國人突然出現的京師,恐怕他一直都不會想起,要在這個時間段就開始發展海上力量。
整個朝廷沒錢啊,現在方中愈折騰了這麼多東西,哪一項東西不要用錢,哪一項東西不是大家集思廣益,還要不斷的完善才能達到的,而且目前也看不出什麼好的效果。
所以當更多的人在沉浸在皇家軍事學院不再招生的情況下,整個朝廷卻已經在為一件新的事物做準備了,這件事物幾乎超越了他們之前所有部門的計劃,因為之前那些計劃都是不斷的討論完成的,而這件事他們卻沒有徵詢過其他人的意見,自己就在建文皇帝朱允文面前,和方中愈達成了協議,那就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