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以前閒著的吃空餉的現目前也只能不斷的做事情,況且講是講啥?只是掛銜的話無所謂,但是如果真的還是實職的話,那就必須要做事情。
“聽你這樣說,朕就放心了。也許多年以後,正回想著年輕的時候會認為自己做得正,最正確的一件事就是將裡帶入了朝堂之上。”
建文皇帝慢悠悠的走著,雖然他知道中愈一定聽得見,而且中愈並沒有跟他並行而走,而是落在後面一步。
“臣榮幸。”
方中愈自然知道建文皇帝,朱允文說的不是假話,現在他能明確的感受到對方是憤怒還是真誠。
建文皇帝朱允文說這一番話,只是因為她真的覺得,如果沒有放中愈,很多事情都會發生改變,現在站在這裡的也將不會是他。
所以對於方中醫所說的這些話,他是相信的。
“怎麼樣?皇家軍事學院什麼時候開學?”
建文皇帝朱允文知道,學子們已經被選拔出來了,其中還有幾個是他特意檢視了資料的。
與第一批學生當然是要嚴格一些,這也是朝廷之上許多官員們得到的共識,畢竟他們在摸索階段,如果放得太開的話,恐怕會擾亂後續的學堂的開設。
“回陛下,國子監已經上報了,具體的日程,十天之後可能會進行第一次的學生入校儀式,等團隊在肯定一次之後,具體的方案就會呈報給陛下的。”
這也是跟錦衣衛們學的,錦衣衛現在做事條理特別的清晰,而且維持這麼一個龐大機構的運轉,不可能跟其他部門一樣懶懶散散的,甚至什麼都不總結,而對於方中愈來講,他所做的事情就是這樣。
都知道他的脾氣,所以對什麼事情都很上心檔案管現在錦衣衛的檔案館越來越龐大了。
再加上有著水泥的幫助,如今地下的規模越來越大了。
因為基地在不斷的外擴,內部核心區域是除了高階許可權以外,其他人都進不來的,所以當錦衣衛基地成為一個龐大的軍事基地的時候,外圍的人基本上是進不去的。
雖然很多人都知道那裡是錦衣衛的大本營所在,但是沒有人敢有一些什麼其他的想法,因為他們沒辦法確定,錦衣衛到底在其他地方有多大的據點?在其他地方是不是還有一箇中樞?
在這個時代,他們很清楚,敵人暴露出來給自己的東西,只是他想讓你看到的,至於是不是真的這樣,沒有人會去考慮,他們也不去考慮。
傻了的人會去計較,甚至是就把那裡當作錦衣衛的大衣,但是裡邊的曲曲折折,誰又知曉呢?
“好的,到時候朕也會去看,對吧?”
建文皇帝看著遠方,突然扭過頭來,對著中愈說道,似乎心裡有一些不太肯定的意思。
方中愈楞了一下,最後還是說了一句。
“陛下,這是自然,皇家軍事學院招生,您是校長,又是以後會擔任學科的老師,自然您要出面的。況且那些都是陛下的學生,想必陛下您一句,他們會更加的忠誠於陛下,保家衛國,為百姓做好事情的。既然是國家棟梁陛下更應該前去勉勵一番。”
這並不是套話,也不是什麼官話,對於方中愈來講,大明帝國的領袖就是建文皇帝朱允文,從一開始就是不管他有沒有來天子的名義自然是正統。
所以現在方中愈所做的事,只是讓這些事情更加的名正言順。
況且皇家軍事學院畢竟是大明的第一所真正意義上的高階學府。
而且是以軍事為主的。
建文皇帝朱允文不可能完全放任他不管,再加上他親自擔任學院院長,就是為了讓很多的學生成為他的門生就那樣的話,才可以保證這些人能夠相對忠誠。
當然,對於他們來說,他們是相信絕對忠誠的。
不過對於方中愈來講,其實他更希望是利益使然。
就好比他如今為什麼能夠讓那些新貴,甚至是文成都對他頗為聽從,更大的原因,是因為他做的這些事情,讓每一個人都受到的益處,百姓們認為他的名聲很好,是因為百姓們覺得方中愈是一個好的官員。
官員們認為方中愈能夠合作是因為方中,你確確實實因為改革給他們帶來了更大的利益。
這種利益不僅僅是金錢,還有地位與名聲。
臣老大仁,為什麼在那麼大的年紀還願意支援方中愈做這些事情,那是因為光是大明,國英這一項就已經讓國子監能夠立於萬世不敗之地。
只要大明帝國仍然存在,那麼大明國語就一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