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這一點來說,中愈是知曉的。
更何況這些人還牽扯到其他的利益,那些將領們,跟著他們已經很久了。
作為大明前線軍隊的統帥,現在他們要做的,就是為自己的手下爭取更多的利益。
畢竟那些人是跟著他們,拋頭顱撒熱血,他們自己功成名就,別人卻是拿命在拼,不給太多東西的話,恐怕說不過去。
況且年齡大了,要後繼有人。
留一些人在前面,發生若是發生了事情,更加不了自己了。
所以這個時候每個人都希望中愈能夠說的更清楚一些,或者說更慎重一些。
道理,已經講的很清楚了,他們並不是不講道理的人。
但是朝廷一日沒有下達這樣的聖旨,那對於他們來說,就一日遊有翻盤的風險。
如果朝廷真的認真追究起來,這些東西都會成為他們頭上的利劍,一直懸在他們頭上,時時刻刻都有可能,要掉他們的性命,所以,每個人都希望中愈能夠慎重一點,等候朝廷的日夜,看看朝廷,到底要怎麼處理。
畢竟,他這樣的想法,在他們看來已是行之有效的,但是,操之過急的話恐怕會,適得其反。
燕王朱棣現在還沒有押回京城,他們也希望,等到朝廷的旨意,但是方中愈堅持,要現在就將燕王朱棣進京,他們也只能選擇支援,如果不支援的話,恐怕就是翻臉了,這個時候跟方中愈翻臉,並沒有什麼好處。
他們還指望從方中愈那裡得到更多的東西呢,都知曉這小子頗得聖寵,如果,皇帝能夠賞賜更多的東西,他們也能沾沾光。
當然,他們也許並不需要從他的身上沾光,但是還有這麼多子侄呢,誰家裡還沒有個親戚呢,所以他們得為他們考慮。
到時候別人真的求到他們身上了,與方中愈有了交情的話,說不定還能把他們塞進錦衣衛,現在,他們都知曉,錦衣衛已經是真正的天子親衛了。
就算是現在大權在他們手上,只要軍隊,直隸陛下,那麼錦衣衛就會有更好的前途,皇帝再怎麼說都不會折斷自己的手臂的。
更何況還是一隻很牛很牛的手臂,隻手臂已經粗到,能夠不受別人肆意打壓的時候了。
更何況,方中愈背後的力量,也並不差,那麼只能緊緊的圍繞在方中愈身邊了,子侄要是能再放眾一的手下,混個,一兩年說不定也能出人頭地。
再加上自己稍加運作,以後封官加爵,也不再話下。
當然,也許是一場美夢,但是這個美夢現在有,實現的基礎,他們就要抓住了,也需要更加努力了。
所以,在他們阻止的時候,也希望說的委婉一些,讓方中愈慎重一些。
“諸位統帥,照你們的意思,只要有聖旨,你們就願意執行這個命令,就地整編軍隊,挑選而有時知識和願意留在軍隊裡的,士兵。進行訓練,改變為新軍,是嗎?”
中愈從他們的話中聽出來了,他們並不是反對。
中愈進行軍隊改編,也並不是反對,中愈將他們手下的力量打散,重新整編,而是覺得,現在操之過急,朝廷沒有聖旨下來,這個時候,多餘的操作恐怕就是欺君大罪,甚至會被,朝廷的文官和御史們,抓住把柄,在此,上面,攻擊彈劾,更加,讓他們難以接受,所以這個時候終中愈也只能嘆了口氣,想不到最後還是要這樣。
“中愈,你也不要著急,還是在等等朝廷的旨意吧,現在快馬回京,來回恐怕也只要三四天,只要朝廷有旨意過來,咱們也不急於這一時啊,說是吧,況且,咱們這麼多人呢?把這個方案想得周全一些。”
駙馬爺沒有,作為中愈的長輩,不管是之前,還是現在,都是一直選擇相信中愈的,他,或許沒有其他人那麼多的私心。
但是,他也希望保證大明王朝國運,長久,這個時候中愈有這樣的想法,他自然選擇的支援,但是也要考慮到更多的事情。
其他的統帥若是不太同意的話,就算,表面上不說,暗地裡不配合的話,對於造成的麻煩會更大,既然如此還如隨了了雙方的心意,退一步。
中愈能把事情完成,他們也能得到好處,這樣,來說,也是最好的解決辦法,作為大明,朝廷軍隊的最高統帥,明面上,他要做的事情也不多,但是現在,如果強制的讓別人去做,恐怕會讓,手下的將士離心離德,這得不償失,所以,他希望中愈能夠慎重一些,剛剛他也選擇支援遼東總兵官楊文的意見,聖旨好說呀,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