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戎裝的,方中愈,跟著,管家一直在燕王府裡行走。
對於他來說,行走在燕王府,是一種修行,因為,在面見燕王之前,他想了很多,很多,雖然有一些還沒有想通。
這裡面有太多的東西,是他現如今,在大明王朝看到的,也有太多的東西,是他當年,在歷史書上看到的。
對於,他即將見到的這個人,他的心裡是糾結的。
大明王朝的燕王,太祖皇帝的四子。
在這個時候,他依然沒有想好,該這樣去面對這個人。
別人有別人的想法,他也有他的想法。
所以,他張嘴問了。
他希望從這位老管家的描述中,來確定他的答案。
“我想知道,在你的眼中,燕王朱棣,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停下來,並不簡單,走過去,也不容易。
老管家朱順停了一下。
“我家王爺,是一個好王爺。”
朱順,描述了這樣的一句話,沒有說太多的話,沒有貶低,沒有拔高,只是描述了,他認為的一個事實,但是在話語中,中愈知道,他說了。
他想告訴中愈的是,燕王朱棣戍守邊境數十年,打造精兵,將邊塞的韃子們,攔在了國門之外。
他也想表達,燕王朱棣,這些年,在邊境的辛苦。
他是一個好王爺。
對於,燕藩手下的黎民百姓,和將士們,每一個人,這樣認為,至少在他心中是這樣。
所以,他很是傲然的,說出這樣一句話。
但是,之後,卻一些,頹然。
中愈沒有笑,也沒有哭,甚至臉色都沒有什麼變化,只是接了一句。
“但,燕王朱棣,不是好人,對嗎?”
老管家朱順,只是頓了一下。似乎想張嘴反駁,但,最後卻選擇了沉默,他沒有發火,只是看下方中愈的眼神,愈發的深邃,似乎想要看一看,這個穿著盔甲的小將,到底在想些什麼,他說這些事,到底是為了什麼?
是啊,王爺,是一個好王爺,但,卻不是一個好人。
他身邊這麼多年來,他,自認為是瞭解自家王爺的。
身為大明皇朝的燕王,太祖高皇帝的四子。
在,大哥二哥三哥,都已經薨逝的時候,他應該是最有資格做皇帝的,但是最終太祖高皇帝確把皇位傳給了當今陛下。
這個時候,燕王朱棣的野心,已經膨脹了,或者說他可能,更適合做這個儲君。
然後作大明朝的天子,對於方中鈺來說,在他的心中,燕王朱棣確確實實,比當今的建文皇帝朱允文,更適合做大明天子,至少後世對他的評價,是千古一帝,永樂大帝。
永樂大帝的事蹟,不用細說,想必很多人都知道,至少,永樂大典,在他們的心中,可謂是,一部不可磨滅的巨書。
但是方中愈還是不敢懈怠,至少他要保證他們家人,都要活下去,那些仁人志士們也要活下去。
兩個人,停下來,沉默了一段時間,都沒有解釋,但,都知曉對方的意思,中愈知曉了,也似乎做了個決定。
老管家朱順也明白了,小方大人,似乎有了決策,但他,還是不想知道,這個決策,是什麼?
“小方大人,咱們接著走吧,想必王爺也要等急了。”
老管家朱順,又笑了笑,說道。
王爺,怎麼會等著急了?
燕王朱棣根本就不知道,方中愈已經來了,本來在他的打算之中,只要這幾天,朝廷的大軍,能夠找到方中愈,就已經,可以了,但是,沒有想到,方中愈已經來了,還帶著軍功回來,帶著韃子的人頭回來。
“老管家請。”
中愈定了定心神,跟著管家朱順,一起向前走。
這個時候他已經沒有心情再去打量燕王府了,只是在想著,也許是該做個決斷了,大明燕王朱棣,燕王朱棣…………
在王府的正殿裡,燕王朱棣注一個人,正在靜靜地坐著。
他剛剛,打發了其他人走,唯獨留下了,世子朱高熾。
對於這個兒子,他說不上喜歡,但也並不討厭。
兒子,那臃腫的身材,與他這位,在戰場上廝殺了數十年的,大明燕王,太不相符,所以,在他的心中,還是,更偏愛,二兒子,朱高煦。
但是,在這最後的時刻,他卻沒有想太多,只是想單純的把兒子留下來,跟他說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