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九組呢?”
“你們,你們去工部吧!去找工不大人聊聊。之前他們不是想要水泥嗎?去跟他們看看,僅因為正好在民間的呼聲還不夠高。去看看有什麼專案,咱們可以做的。”
九組的人比較特殊,主要是因為他們是之前錦衣衛戰死的一些士兵的親人。
主要是子侄輩。
剛開始的時候方中愈沒有想好怎麼安排他們,所以就把他們留在了身邊人數不多,也就七八個個。
剛剛開口的也是他們裡面的領頭賈一
賈一的伯父在淮南之戰中,隨著宋指揮使戰死了。
那場戰爭中幾乎沒有多少人活下來,所以留下來的人也很少。
最後能夠找到的這些後輩子侄中也就這幾個,還能用。
聽完給自己安排任務了,賈一還是挺高興的。
“是保證完成任務。”
水泥那個東西他們都知曉是個好東西,至少在錦衣衛內部沒有人不喜歡。
錦衣衛基地裡面有大量的東西,都是靠這個做的,他們也只想這些東西能給他們帶來不一樣的利潤。
錦衣衛裡面的工匠們都知曉自己可以獲得更多的東西,只要他們能研製出更多的東西。
行至一個皇帝,是否是明君?
有很多的考核,但是總結起來也就兩點文治武功。
現在的這樣的情對於建文皇帝注意我來說,完全算不得上是好。
現在只能說是在他的帶領下大明朝廷平定了藩王燕王的叛亂。
這一點完全不能讓他心滿意足。
文字的輝煌體現在國庫的收入。
現在國庫的收入並不是很豐厚,之前國庫裡的東西都被他拿出來打仗了。
太多的東西被消費在北方的戰場上。
現在他聽了方中愈的話。
要做更多的東西。
國子監丞報上來東西他已經看了,覺得做得很好。
建文數字成為了他,如今最大的政績。
有了建文數字和借貸法越來越多的商家可以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利潤。
朝廷所收的稅收也很明確了,該交多少就是多少,這也把那些偷斤少量的人完全隔絕,在外。
教育是一個大的問題,一直橫亙在見皇帝朱允炆頭中。
想要超過秦皇漢武,他現在想做的就是全面推廣醫療和教育。
而這一切都需要錢。
看著方中愈之前洋洋灑灑給他上的作者他就知道以後自己的事情還多著。
他期待自己可以做到那樣的事情,但是又怕擔子太重,壓的自己泰國。
“怎麼?你讓國子監開始始抓國民教育了?”
建文皇帝朱允文看著國子監送上來的東西,問著方中愈。
“是的,皇上還是和之前說的一樣,咱們要想有更多的作為。不僅僅需要更多的人,還需要更多,懂得知識和道理的人。現在咱們的生產效率太低了,咱們的百姓們都去種了地了,就沒有人去想改變。咱們的生活可以更好,沒有更多的人去創造,沒有更多的人去研究知識研究學問。那樣來說對整個國家是不好的。”
方中愈這也行,不是第一次來跟建文皇帝這樣討論問題了。
之前方方中愈就跟皇帝說過明荃和黃權的問題。
如今方中愈是想把這件事情進一步的擴大。
“朕還是覺得缺錢。看看你想做的這些事情,哪一項不要錢。這可都把朕的國庫都快掏空了。”
建文皇帝向方中愈抱怨了一下。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朝廷確實太缺錢了,但是方中愈的計劃又太多太多。
雖然他想一步一步的把這些事情做好,但是時間不等人吶,沒有人會等著他把這些事情做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