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馬接到。
“臣等謹遵陛下聖旨,陛下聖明。”
這個建文皇帝朱允炆心裡想到,真不是明證自己心裡清楚,倒是你們越來越不聽話了,讓你們做一點事情都推三阻四的,還有一個做成怎麼樣子呢?
不過這些話他不會說出來,反正現在他們還有的地方,以後就難說了,這人如果不能再做事情,讓位給那些願意做事的年輕人更好好。
建文皇帝朱允文在這件事情上想的非常清楚,現在他也知曉了。
太祖高皇帝留下的人還是隻有他能用這些人現在已經不能夠適應這個時代了。
雖然他自己也沒有搞清楚這麼大的變化,到底有沒有用?或者說這些用處對於朝廷對於他的統治有沒有幫助?
“既然你們同意了,朕還要說一件事情。太祖高皇帝把大明江山交給朕。朕有愧於太祖高皇帝,享國四年以來朝廷各種紛爭不斷,甚至燕王朱棣起兵造反正的親叔叔為了奪得朕的江山在北平起兵造反,後來這場叛亂,在最終被平定了,曾經你們是什麼樣的想法朕現在不予追究,不管你們之前到底做了些什麼,你們可能沒有中心一陣或者說暗地裡使絆子,不管那些現在只管以後。朕說的話,你們都認真聽清楚。朕決定在近期會抽一個時間去祭拜太祖高皇帝。欽天監確定好日子之後呈報上來,禮部不準備被各種議程。
朕要親自去孝陵祭拜太祖高皇帝。這是聖旨,不是和你們商量。”
建文皇帝朱允炆也知曉,如果自己太過柔弱的話,恐怕其他的大臣又都有話說了,還要費一翻嘴舌跟他們一起討論,與其浪費時間還不如自己,早早的做決定,所以他選擇,咋通知他們,而不是和他們繼續商量,再說,祭拜太祖高皇帝,這件事情,放在誰的眼裡都是不容置疑的,太祖高皇帝是大明始祖。
眾人面面相覷,隨後也露出來一邊苦笑。
一件事沒有搞好,又來了另一件事情,現在皇帝似乎想一出是一出,甚至是把大家都想的只能聽話,而不能發表自己的意見。
而且見過皇帝朱允文近期似乎越來越強勢了,根本就不給他們說話的機會,繁有關於他的重大決定都是由他自己做主的,根本就不讓其他人說話。
以前皇帝朱允文,不是這樣的,這是大多數,大臣的心聲,在他眼中,皇帝一直是一個人,,能親近大臣勸諫的人,但是如今看來,這些都是表面現象,建文皇帝朱允炆已經早早的拿起了他的權勢,甚至是,手裡還握著刀,如果有人不滿的話,恐怕就會下來。
錦衣衛就是那一把刀,現在他們有些後悔跟方中愈對著幹了,或者說他們已經後悔推薦了方中愈上來,現在中愈站在建文皇帝朱允炆那邊,那邊已經完完全全的壓制住了他們,從方方面面。
不過天下並沒有後悔藥吃。
思索了片刻之後立馬有人出來說同意建文皇帝朱允文的意見,其他人也紛紛附議就這樣祭拜太祖高皇帝的,於是就被定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