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鎮撫司,現在本來就是他一個人在做主,所以升他為北鎮撫司鎮撫使也不為過,而且是一個從四品的官。
不到短短的幾個月時間,他就已經從錦衣衛的總旗升到了錦衣衛鎮撫使。
這可是天大的榮耀。
不管是誰,都沒有這樣快的升過官,雖然有些著急了,但是還是很多人沒有太多的意見,畢竟這個時候,話太多容易招人嫉恨。
北平城燕軍,大部分在城內駐紮。
這一段時間燕軍佈防,還是挺嚴密的。
附近的城牆上那些防守用的巨石,混油,還有一些木頭,也都在城牆馬道上擺的很多。
燕王世子朱高熾在這些方面做的還是挺好的,不僅僅是這些守城的用具,還有那些糧食也都搬進了官倉。
昨天跟軍師姚廣孝,談了之後他就知道啦,現在他要做的事情就是死守北平。
如果當時他們在保定府據守的話,朝廷,還要費一番手腳。
但是現在他們已經被朝廷的軍馬打到老窩啦,基本上算是大勢,已去,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他們既然已經做了,那這件事情就要一直做下去。
跟在燕王世子朱高熾身邊的文臣武將心裡自然清楚,他們的形勢並不樂觀。
現在他們已經上失去了,戰場的主動權,除了被動的防守,動進攻主動進攻也只能靠他們,那時候量的騎兵了。
之前朵顏三衛的人都被燕王朱棣帶走了,在得到中愈的暗示之後,所有的軍隊,只要遇到朵顏三衛的人基本上全部是射殺,不接受投降,所以現在燕王這邊也沒有多少的騎兵呢。
他們並不知道為什麼方中愈對那些朵顏三衛的騎兵那樣的討厭,但是既然大人物有建議,他們聽就是啦,況且朵顏三衛畢竟是外人,而且他們的騎兵,對朝廷這邊也造成了很大傷害,就算是給自己這邊計程車兵報仇啦,就讓他們去死吧,反正死的又不是自己人。
要燕王世子朱高熾和他身邊的人都很清楚,歷史從來都是由勝利者書寫的。
本來這段時間他們應該是勝利者的,這場賭博,就在最後的關鍵時刻,他們本來就是要贏的,就跟大師姚廣孝說的那樣,偏偏在最關鍵的時候出現了一個方中愈,那個年輕人阻擋了這一切的機會。
造反這種事本來就是在賭博,不管是,大家要怎麼做,現在所有人的身家性命都已經被燕王朱棣,戴在了一起放在了,大明這張圖桌上,如果贏了,他們造反篡位的,一面就會被史官美化,這是真正的奉天靖難,他們是奉了太祖高皇帝的名義來反抗昏庸的朝廷,他們代表的是正義的。
畢竟最開始燕王朱棣就是打著奉天靖難的旗號,起兵的,如果他們輸了,那這就是造反,造反,是不容許的就是背叛,跟著他們的這些燕軍士兵的身份,一定是亂臣賊子,可能會被唾罵。
雖然他們是一個兵,只能聽從上司的命令,但是沒有自己的是非正義觀,他們跟著燕王朱棣,跟朝廷作戰那如果他們說了這場戰爭,等待他們的必然是死亡。
對於背叛者來說,失敗者,似乎沒有幾個有好下場。
既然不管怎麼做,都會有這樣的命運,那為什麼不在贏一次呢?用盡心思說不定他們就獲勝啦。
並不是他們瞎想,是因為只要他們堅持,朝廷有那麼多兵馬,他們的糧草夠不夠用?
這是很多人都想到的一個問題,朝廷有這麼多人,每天的消耗都是巨量,他不相信,他們堅持個兩個月,三個月朝廷,還能一直呆在前線。還能一直盯著他們不放,也困在這裡。
大軍出征在外,糧草問題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必須要快速的解決,現在就算是有廖氏兄弟和他們手下的貨棧,還有各家勳貴子弟提供的物資,也不能保證這麼多人這麼長時間的消耗,所以這可以說是一個短板,朝廷的軍隊。
他們的想法就比較簡單,一定要快速解決,這是所有高層,達成的共識必須要快速的將這件事情解決好。
既然他們拖不起,那就快速斷將戰爭結束,獲取最終的勝利。
想象的事情確確實實比較簡單,但是,世上操作起來特別的困難。
就算他們願意一直拖著,但是朝廷的軍隊,不會願意的,畢竟他們能看透的東西,別人也能看到,這並不是一件很私密的事情。
古來征戰都是靠雙方的實力說話,在戰場上哪容不得半點取巧的意思,難道真的,僅憑那些,陰謀詭計就能獲勝嗎?
自古以來有很多,特別巧的經典戰例